建設兵團這種兵種,注定會成為一種可以延續上千年的兵種。

它起源於大秦帝國的早期,中興於漢朝,徹底被天下人所熟知是在南北朝的西魏時期。

而唐朝的府兵製,更是將建設兵團,推到了所有的兵種!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

別說一千年後了。

就算兩千年後。

這種兵種,依舊會爆發出旺盛的生命力!

蕭寒知道自己正在做的事情,是一件什麼樣的大事兒,自然無比的用心。

跟隨在自己身後的兩千餘人,幾乎算得上是天下第一莊的全部人馬了。

為了在大漢朝的邊城,建成第一個建設兵團。

天下第一莊,全員出動!

……

可百姓們不知道。

他們隻看到,這麼多號高手們,浩浩湯湯的,朝著城外走去。

隻是覺得,大漢朝,似乎要有所變化了。

“咱們漢朝的國運,在算稽令得到延續,在建設兵團這裏,得到再一次的加強!”

“不管是算稽令,還是建設兵團,兩者任取其一,都可以延續四百年的國祚!”

“漢朝有望實現真正的永垂不朽!”

天下第一莊的奇才們,個個都群情激憤,鬥誌昂揚。

他們知道自己在做什麼,每一個都是人精,對於聲望,尤其重視。

算稽令,乃是開天辟地頭一回的財產稅,從根源處,徹底解決了貧富文化的症結!

兵團合一的製度,更是從根本上解決了,士兵隻消耗不生產的弊端,打仗就是打錢!

戰爭是少有的,和平是長期的。

對於國庫而言,真正花銷的大頭,並不是那幾個月,或者幾年的戰爭時期。

而是數十年,甚至是上百年的養兵時期!

“養兵千日,用兵一時。”這句諺語,也側麵突出了養兵的花銷規模之大。

……

劉恒就站在城門口。

祖孫三人。

劉恒、劉啟、劉徹,並肩而立,注視著蕭寒帶隊遠去。

“後世之君,一定要嚴格落實算稽令和兵農合一。”

“算稽令,難過的是別人,兵農合一,難過的是自己人。”

“誰也不想當了士兵後還下地幹活,即便推行起來有難度,但也必須要推行!”

劉啟明白了。

劉徹記住了。

劉徹目送著蕭寒遠去。

……

前來給蕭寒送行的京城人士,把大街小巷都給擠滿了。

人擠著人,摩肩擦踵,不亦樂乎。

“讓一讓,我還沒有看到蕭寒前輩的真容呢。”

“大家都在說蕭寒前輩有多麼牛叉,我不信,除非蕭寒前輩讓我看一眼。”

“你踩著我腳了,你眼瞎啊!都讓一讓!你拽著我頭發了!”

有人爬到了樹上,有人爬到了房梁上。

百姓們如此激動的原因,便是為了親眼看一看蕭寒。

不需要看太多次,隻需要一眼,便足以心滿意足了。

……

“夫君,你瞧身後的那些百姓,一個個的,都激動的跟峨眉山猴子似的!”

見到自己的夫君,如此受人尊敬,李莫愁自然也覺得心情舒暢。

每一位妻子,都有著一顆望父成龍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