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春十六年,我十三歲。
那年我以不知名的身份,被太後召進宮。
不知名是因為,我雖像女婢要做事伺候人,同時也被下人伺候著。
其實在此之前,我進過宮,並且長留。
那時我五歲,在皇上身邊做伴讀。
進宮時,太後喚我:“小萍兒,還記得哀家嗎?你小時候哀家還抱過你呢。”
有一說一,見我的三姑四姨上來都這樣說,我哪記得呐。
可是阿母教過我,不許和太後和皇上頂嘴,我就隻好用阿姊教我的那招,一直低頭行禮。
太後慈祥地笑著,讓我抬頭,不要鞠謹。
我說:“謝太後。”
太後被我逗得開懷大笑。
見太後笑,我也跟著尷尬笑笑。
許是我嘴角翹得太奇怪了,我聽見輕輕一聲“撲嗤”。
我這才發現太後旁邊站著一個沒什麼表情的男孩。
他一身黑如墨的龍紋禦袍,渾身散發著冷氣。
沒辦法,他臉太臭了,所以我會選擇性忽略。
但他是謝謹行,他是皇上。
後來的日子裏,我被安排住在慈寧宮。
這一住,就是五年。
我每天無非就是上午念書,下午學畫,晚上則是陪謝謹行吃飯、聊天。
說實話我每天也就隻有晚上才能見到謝謹行。
我能做的無非就是給他的生活找些樂子,美其名曰伴讀而已。
剛開始我還不覺得無聊,每天能讀皇帝讀的書,有人會教我畫宮裏的一草一木,一花一葉,還有就是...畫謝謹行。
各種各樣的謝謹行。
站著的他,坐著的他,朝廷上的他,禦花園裏的他,乾清宮裏的他,賞花的他,吃飯的他,睡覺的他,寫書法的他...和我見麵時在我眼前的他。
可日子久矣,總會心生無趣。
於是我會在閑假時抄佛經練字,把要和謝謹行聊天的話題寫下來記住,偶爾陪太後說說話,和宮中的宮女玩,畢竟我天生就是貪玩的性子。
總之似是一定要有事幹。
太後娘娘是我除了阿母以外見過最溫柔的人,也是除了我阿姊以外最好看的人。
哦,至於為什麼要記話題,是因為謝謹行每次都是讓我講,他聽。
這深宮待久了,哪有什麼素材。
我不能忤逆皇上,隻得編。
謝謹行這人他夠有毛病的,有時心情不好就檢查我作業,抽背詩書。
這就算了,他還嫌我寫的醜,畫得難看。
畫的再難看也是你。
嘁,整得您多厲害似的。
好吧,謝謹行他真的很厲害。
飽讀詩書,琴棋書畫樣樣精通 。上午上朝處理政務,下午學習政史,晚上也隻能留出一點時間在我這消遣,因為他還有很多別的事。
好慘。
噫!我可憐他做什麼?!
我每年過年都不能回家,還要在這裏陪著他。
宮裏過年的氣氛很濃,很熱鬧,會有盛宴,還會放花。
每年年夜,謝謹行就會來找我放花,放完了我們就躺在落雪的屋簷上看著城外天空炸開的煙火。
火花四射,光打在他的臉上很好看。
不得不說,謝謹行是真的好看。
他美如冠玉,濃眉秀雅,鼻梁高挺,唇形絕美,臉龐白皙,棱角分明如鬼斧神工雕刻,如詩似畫。但更美的不是他的五官,而是他整個人的氣質。那是一種從骨子裏透出的美,高貴與優雅,風華與飄逸,同時又結合了深沉和內斂,陰鬱和深邃……
他相貌本就生的極其溫雅俊美,認真聽我說話時神情舒展開來,刹那間仿若在暗處翻開大片姣白的花瓣,於潔淨之中漂浮著抑鬱又空靈的美。漆黑溫潤的眼眸好像夜空泛起星辰的波瀾,安寧,深邃,美麗。
好看得讓人驚心動魄。
每天晚上躺在屋簷上給他講故事時,我甚至會盯著他被燭光映亮的側臉忘詞。
實在是太沒出息了。
皇宮裏其實挺好的,天天都能吃到好吃的,謝謹行會每天派人給我送不同的食物,桂花糕,蓮子羹,藕粉湯圓,冰糖蜜棗...樣樣都是我愛吃的。
有時我調皮,心生出一些想法,便挑剔著向宮裏的人說我不愛吃這個,給我換掉;我想喝仙露瓊漿,吃奇珍異味,反正是些不可能有的東西。
可從來沒有人敢抱怨,這反倒讓我有些恃寵而驕的意味。
不僅有好吃的,謝謹行和太後也會放阿弟阿姊來看我。
阿弟會和我說宮外好玩的,像是糖人,風箏,爆竹,各式各樣的服飾麵具等。
阿姊呢,則會給我帶宮外好吃的,有些是阿母做的。
日子平淡也算美好。
可是我想家了,我已經五年沒回家了。
令我震驚的是,我竟然因為思念之情哭了。
我甚至後悔因為一句\\\"皇宮有很多好吃的”而進宮。
雖說進不進宮我說了不算。
我第一次如此大膽,哭哭啼啼跑去和太後說想回家,張嬤嬤拉著我說“姑娘不可”。
當時謝謹行也在我旁邊,因為我記得他的臉色有多黑。
可是他答應了,他替太後答應了。
這是他第一次不問太後行事。
我欣喜若狂,當天就收拾好回家。
我去了乾清宮找謝謹行,想著與他道個別吧。
可是我沒有找到他。
我又去禦書房找他,還是無果。
無所謂,反正白天見過了。
可我走時,又分明望見他站在宮中城牆頂上望著我。
他肯定是不想見我。
他待我不薄,我又執意要出宮,他那樣傲嬌一人,定要生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