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他猜的不錯,恢複人身完成評估就需要依次完成《我愛這土地》裏所講的。
先是變成一隻鳥,然後歌唱,然後……死了?
“連羽毛也腐爛在土地裏麵。”
成蹊:?
這破遊戲不給他一點活路是吧。
“親愛的考生們,本次語文考試正式開始!”
“‘我也應該用嘶啞的喉嚨歌唱’,本題采取問答方式!”冰冷的提示音中似乎都帶了一些幸災樂禍。
“直接型,考生請聽題!”
停頓的幾秒鍾,心不知跳了幾回。
“一,竹杖芒鞋輕勝馬的前兩句是?”
劃重點:前兩句!
成蹊一時想不起來,心中便有些發慌。從頭背起,才答:“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
吐字不清,但勉強知道自己在說什麼。發音也不準。
成蹊有些忐忑,但終究衝破了防線,突破自我。
好在遊戲有點良心,識別了。
但不多,判了錯別字——“營銷”
成蹊原本的緊張都被無語代替:筆試它不香嗎?怎麼就像別人說的語音轉文字一樣不靠譜!
無他,隻是有同學給他發消息用語音,他一語音轉文字就總容易弄錯。
故此,他不是很喜歡!
“二,俗子胸襟誰識我的後一句是?”
選自秋瑾《滿江紅》。重點:後一句。
後一句,那自然是很好順著答的。
成蹊開口:“英雄末路當磨折。”
句中有兩個“mo”,成蹊甚至很難完整的說出。
已經不是含混不清了,這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說的是啥。
按按眉心,他也無計可施。畢竟,他能聽到也是機遇了。
語落。
“恭喜考生成蹊順利完成板塊:直接型·暴風雨!”
出人意料啊,成蹊很是意外。
得,這是“這被暴風雨所打擊著的土地”?
還沒過幾秒呢,剛剛帶來喘息機會的聲音又出現了。
“難度提升,理解型。”
成蹊:考慮這麼周到,真的是謝謝你了,也不知道遊戲給不給你發工資呢。
一轉眼,他好似飛在小舟之上的海鷗,大海的輪廓沒入眼中。
“三,《行路難(其一)》中,李白在沉鬱中重新鼓起滄海揚帆的勇氣……”
這他熟,信手拈來。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還是用典,借了宗愨“乘長風破萬裏浪”的典故,表達了詩人的樂觀自信和對理想的執著追求,堪稱千古名句。
“四,《沁園春·雪》中,毛澤東賦予群山高原以昂揚之勢,展現對祖國壯麗河山的無限熱愛……”
這句的提示很明顯,關鍵詞在於“群山高原”。
成蹊胸有成竹,答:“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
“山”與“原”本是靜景,卻偏偏用了“舞”和“馳”,巧妙的化靜為動。詩中的意象雄偉壯闊,又恰恰能反映北國風貌,是對所見之景的讚美,也是對北國風光的讚美,更是對祖國壯麗河山的熱愛讚美。
而這份美已經不是單一的景色美,孤高的雪花,染上了家國的紅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