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春。
那是宗師帶回來的第一個徒弟,宗門裏的人,從來沒有見過宗師收過弟子,自那之後,宗師便常帶著他,親自教導他學習。
我們大家夥都愛逗著小師叔玩,但因我們都是外門弟子,知道的也不算多,小師弟那年才6歲,在六歲之後,宗師便不在了。一一總是會像從前一樣杳無音訊。
但他的長生燈還在,據說大宗師是長命之人,活了幾千年,容顏未變,我們大家夥都不信,但小師叔他信,他也總會神神叨叨的說自己與大宗師,是同類人,一定會找到宗師。
凡是傳承宗師的弟子,都會突然休眠很長時間,我們都當他是在說胡話,並沒有當真,但在小師叔十歲之後,他便突然沉睡,在我所生之年,都再也沒見他睜開眼過。
一一宗介於1999年至巫山瑣記。
………
巫山雲端閣。
雲端閣很少開啟,開啟必有大事。如今眾長老正在為小宗師一事討論。
話至高潮,雲端鈴響起,走進來一人開口:“近來,小宗師所在的後山鍾聲鳴鳴,似要醒了。”
小宗師若是醒了,必代表了宗師歸期到了,輾轉35年,對於宗師的行蹤,一直沒有個定數,但宗師臨走前曾說過,待小宗師過了沉睡期,是他的歸日。
來人年事已高,頗有德高望重之麵相,在場眾人聽聞後安靜下來。
在旁侍候弟子,拱手道:“掌門。”
大殿內十名長老,起身拱手行禮,宗介沒有管他們,徑自走到首位,喝了杯茶,才開口道:“坐。”
“我知道各位長老在為宗師歸期而費心,如今天下五宗大比在即,是該由宗師出麵。”
吳長老笑道:“是,掌門說的有理”
“但是,因宗師閉關修煉,有心無力,遂以徒弟代宗師出山。”
宗介不容置喙的語氣,一錘定音,隨意的擺了擺手,在旁侍候的弟子恭敬道:“各位長老慢走。”
……
宗峰後山,虛無中似有若無飄蕩著黑色的霧霾,下一秒,一隻手從中探了出來,衣袖深處似有珠玉碰撞聲,緊接著是紅楓色的衣衫,似與這附近的楓葉融為一體。
那是一個十二三歲的少年,因頭發過長遮住了眉眼,氣質卻是極好。
他向前走一步,下一秒瞬移到了宗峰大殿。
宗峰雖然長久無人居住,但定時會有人來打掃。今日十五,在大殿茶水間打掃的弟子張瑜突然聽見了腳步聲,正以為師弟打掃完了,便從屏風後走出,開口的一句師弟還未說出,便陡然一驚。
張瑜素來膽小,乍然看見磕磕巴巴道:“你…”
餘難書瞥了眼,不語,行至榻前,闔眼坐下,感受靈氣波動。
看來是入定了。張瑜默默地閉麥,悄咪咪地跑出去了。
“宗峰來了位怪人,得告訴掌門才行”張瑜下山後才突然想起師弟,但出了宗峰後看見了師弟,嗔怪道:“你怎麼先下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