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下鄉(1 / 1)

1977年8月,在知識青年下鄉去的最後一波潮流中,一大批青年到全國各地的農村去進行思想體能改造,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

我叫劉曉軍,家住北京朝陽區一個四合院兒內,原本因為我爸的關係我可以留在縣委辦公室做個辦公室文員,可我天生好動,喜歡到處玩,根本不是坐辦公室的料啊,想著趁著年輕多出去看看。

身邊的青年朋友都一一被安排到福建、廣東、山西等祖國的大好河山去,我也按捺不住激動的心情,躍躍欲試,可我爸死活不同意,說我家祖輩三代單傳,不放心我出遠門。

但經不住我再三懇求乃至於絕食,我爸終於還是同意了,不過有個條件,那就是必須待在插隊的村裏麵,不得隨便往外跑,我立馬答應下來,保證聽村組織安排,絕不瞎跑。

我第三天晚上就坐著從北京出發的綠皮火車前往陝西臨潼縣的一個小山村,這名兒我聽都沒聽過,但是管他呢,越是偏遠的地方對於我來說越是神秘,越有吸引力。

臥鋪上哼著小曲,根本睡不著,腦海裏全是青山綠水,農田雞鴨,滿地跑的野兔,獐子等野貨,到時候可以約其他知青們一起下籠子捉來烤著吃,味道肯定一絕兒,好玩又好吃,這比待在家裏天天在胡同裏溜達有意思多了

火車吭噠吭噠地開了兩天兩夜,終於到臨潼縣了,那時候的車站裏有個專門的地方豎著個牌子,是知青接待點,我到那邊告訴工作人員我是來這邊插隊接受再教育的,裏麵的一位大姐拿起電話聯係村那邊對接人。

“小夥子,你是不是叫劉曉軍?”

“是的,大姐”,我回答道。

“那就對咯”,她對著電話另外一頭說道。

“小夥子你進來先坐著,過一個鍾頭會有人過來接你的”。

“好的,大姐”,我應道,心想著這也太不拿我這個前來虛心學習的優秀青年當回事了,至少得組織個歡迎隊來個熱烈迎接啊!還讓我在這裏等一個鍾頭

我在車站接待室和大姐有一沒一的聊著,大姐說像我這樣來插隊的知青前段時間已經來了七八個了,我算是後麵來的了。

“劉曉軍,誰是劉曉軍”,一個粗狂的聲音在窗外喊著。

“這兒呢”,我趕忙跑出去,見一胖小夥在喊我。

“歡迎你加入東嶺村知青革命小分隊”,他握著我的手咧著嘴眯著眼說,“我叫王勝利,負責來接你到村組織報到去”。

在跟接待室的大姐道別後,我跟著這個王二胖一起回東嶺村,王二胖這個名字是我跟他熟悉後起的,因為他長得五大三粗,臉上又透著一股二愣子氣。

我們是坐著驢車回村的,插隊的村子裏窮,別說三輪車了,就連一輛自行車都沒有,這驢車還是村頭負責生產豆腐的李大爺家現借過來的,農村土路疙瘩比較多,一路上快把我腸子都給顛出來。

“又來一個主席的娃兒啊,快進屋坐”,村支書李大爺見了我喜笑顏開,拄著拐杖給我倒水,“你叫劉曉軍對不,你以後啊就跟勝利一組吧”,“好勒,我聽您安排”。

從書記那出來後,二胖領著我去他住的那屋,裏麵擺了兩張床,另一張床像是剛弄過來的,上麵啥也沒放,應該是為我準備的,另一張則是二胖的,上麵有一床從家裏帶來的大花被子,床尾還有兩雙不知道穿了多久的臭襪子。“諾,這是你的床,以後咱倆住一屋”。

我整理好東西,鋪好床鋪之後,躺在床上準備和二胖聊聊天,了解一下這裏的情況。

“勝利同誌,你家哪的啊”

“我是河南信陽的,你呢,劉曉軍同誌?”

“我北京朝陽區的,你來這多久了,勝利同誌?”

“有10天了吧,這幾天一直幫村裏人種土豆,哎呦我這腰,痛死我了”。

“啊,這麼累的,明天我跟你一起,勝利同..”我還沒說完,就被二胖打斷。

“哎我說你不要一口一個同誌的行不,整的我是國家幹部是滴”,他咧著嘴笑說

“我看你以後準是廳級以上幹部,瞧您這肚子”我開玩笑說道。

後來又和小胖閑聊到夜裏一兩點,他也是喜歡玩套兔子抓狐狸等打獵活動,於是我們商量著明天忙完農活後看看有沒有機會到後麵的山上去先打探一下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