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哲學(1 / 1)

首先,讓我們來認識一下,哲學是什麼呢?

根據必4的順序:①.哲學就是智慧之學或追求智慧之學。

②.哲學是係統化、理論化的世界觀。

③.哲學是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一。

人們對事物的正確認識,解決問題的巧妙方法,都離不開我們的阿哲。隨即,就引出了:哲學智慧產生於人類的實踐活動;哲學起源於人們在生活實踐中對宇宙、人生的追問和思考。這就是哲學的產生。(這其中,我們要注意的是,不論是哲學還是意識,都是人類獨有。)

這含義,產生都有了,那就缺不了特點啊。哲學是一門熱愛智慧追求智慧的學問,它致力於從“總體上”把握人與世界的關係。

阿哲其實啊,並不是高高地懸浮於空中的思想樓閣,隻要留心思考,就會發現它與我們的生活,與我們置身於其中的自然和社會密切相關。而這,就是告訴我們哲學的作用,它用於指導人們的生活和實踐,總是直接或間接地影響著我們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有助於指導人們正確地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

但是,我們需要注意的是阿哲是一個兩麵人,它不簡單啊!哲學有科學和非科學之分,哲學不等於真正的哲學。真正的阿哲被我們稱為時代精神的精華。為什麼呢?因為它從最一般本質和普遍規律的層麵上反映了時代的任務和要求,把握了時代的脈搏,總結和概括了時代的實踐經驗和認識成果。

好,讓我們來看到含義②哲學是係統化、理論化的世界觀。那麼“世界觀”是什麼?簡單來說就是人們對整個世界的總的看法和根本觀點。世界觀人人都有,但是世界觀不等於哲學,就像②。所以,阿哲就像一個“渣男”一樣,既不和世界觀一起,又和世界觀一起。

接下來讓我們看到③哲學是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一。世界觀大家知道了。 人們關於世界是什麼,怎麼樣的根本觀點是世界觀,那用這種觀點作指導去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就成了方法論。簡單來說,世界觀是觀點、看法,方法論是做法。世界觀“決定”方法論,方法論體現世界觀,這句話我們要著重看一下。但是,世界觀和方法論不是兩個不同的東西,而是“同一事件”的不同方麵,一個是理論,另一個更偏向行動一些。上段我們提到了阿哲是個渣男,這就得到了很好的認證,哲學既是世界觀,也是方法論。世界觀和方法論也和哲學一樣是個兩麵人,都有科學和非科學之分,也就是說,對或不對都是它們。

書上6頁中間的節題,“哲學是對自然、社會和思維知識的概括和總結”,這其中“總結”並不等於“總和”,這一點要注意。以此,就對標出了“具體科學”——就是人類在實踐中逐漸形成的各種各樣的具體知識,大致可以分為三類,一類是認識和改造自然的知識,即自然科學知識;一類是認識和改造社會的知識,即社會科學知識;還有一類是關於人的認識和思維的維知識,即思維科學知識;這其中便不一一擴展了,書上都有。

我們要認識具體科學與哲學的關係,分為區別和聯係。先來說區別,具體科學揭示的是自然、社會和思維某一“具體領域”的規律,哲學則對其進行概括和升華,從中抽象出最一般的本質和最普遍的規律。哲學與具體科學是共性與個性、一般與個別的關係,不是整體與部分的關係。(關於整體與部分後麵我們會學到。)而聯係呢?則是具體科學的進步推動哲學的發展,哲學為具體科學研究提供世界觀和方法論的指導。還有兩個錯誤觀點,需要大家注意,一是那種把哲學看作淩駕於一切具體科學之上的“科學之科學”,認為哲學可以取代具體科學的看法是錯誤的;二是任何輕視哲學、否認哲學對具體科學研究指導作用的看法,都是錯誤的,有害的。

一般情況下,這一單元大考的主觀題都在後兩課,所以這一課著重看理論,能做選擇就好。第一課第一框就到這裏了,期待第二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