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魂穿異世(1 / 1)

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七月,榆木川中,五征漠北的大明軍隊被一股悲涼的氣息所籠罩,他們的皇帝,永樂大帝朱棣已經到了彌留之際,他似乎看到了自己的老爹、母親、大哥在向他招手,他想向朱元璋證明,自己做皇帝比朱允炆合適,自己沒有讓他失望;似乎又看到了他打下的萬裏河山;似乎又看到了萬國來朝的永樂盛世,他終於可以歇一歇了,從北平起兵到現在,整整二十五年,他每天戰戰兢兢,終於可以休息了……

不多時,在華夏曆史長河中留下赫赫威名的永樂大帝就此落幕。

另一邊,在紹興十年七月十八日,即張憲從臨潁殺向開封之時,第一道班師詔送達。嶽飛鑒於當時完勝的戰局,寫了一封奏章反對班師:“契勘金虜重兵盡聚東京,屢經敗衄,銳氣沮喪,內外震駭。聞之諜者,虜欲棄其輜重,疾走渡河。況今豪傑向風,士卒用命,天時人事,強弱已見,功及垂成,時不再來,機難輕失。臣日夜料之熟矣,惟陛下圖之。”

隔了兩三日,朱仙鎮已克,完顏宗弼已逃出開封之時,嶽飛在一天之內接連收到十二道用金字牌遞發的班師詔。其中全是措辭嚴峻、不容反駁的急令,命令嶽家軍必須班師回鄂州,嶽飛本人則去“行在”臨安府朝見皇帝。宋高宗發十二道金牌的時間,大約是在七月十日左右,即他得到七月二日克複西京河南府捷報不久。

嶽飛收到如此荒唐的命令,憤惋泣下,“十年之功,廢於一旦。”然而友軍已經撤退,嶽家軍孤軍難支,不得不下令班師,百姓聞訊攔阻在嶽飛的馬前,哭訴說擔心金兵反攻倒算:“我等戴香盆、運糧草以迎官軍,金人悉知之。相公去,我輩無噍類矣。”嶽飛無奈,含淚取詔書出示眾人,說:“吾不得擅留。”於是哭聲震野。嶽飛決定留軍五日,以便當地百姓南遷,“從而南者如市,亟奏以漢上六郡閑田處之。

嶽飛正一人在大帳之內悲憤交加,忽然眼前一黑,昏了過去。

嗯?我這是在哪?不等多想,嶽飛頭一疼,大量的記憶湧入腦海,現在是南宋?我現在是“嶽武穆”?自己那副垂垂老矣的身軀不複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副強有力的健碩身軀,怎麼回事?……

一段時間後,朱棣終於緩過來了,明白自己到了南宋,還成為了“武聖”嶽飛,此時正是第十二道金牌下達,詔嶽飛班師回朝,嶽飛一人悲憤交加之時,自己穿越過來,又想到曆史上嶽飛的結局,朱棣一陣唏噓,與此同時,也在想自己接下來該如何做?不多時,朱棣就明白了,作為永樂大帝,讓他接受嶽飛憋屈的死法,他不甘,他要在這弱宋,攪動風雲,收複失地,若宋高宗仍然如此,他將“皇帝輪流做,今年到我家”,讓這軟弱無能的趙構讓位,自己將再現我泱泱中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