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興趣就對了!德軍是不斷在組織突擊隊進行滲透任務,可是突擊隊幹的事情其實非常的雜亂,許多時候也是為了滲透而滲透,本身並沒有太有針對性的目的。
卡洛斯書寫的《戰場滲透要點》講得非常清楚,突擊隊滲透的價值在於刺探,查找到敵人的薄弱位置,破壞道路、橋梁、鐵路等交通,尋找到具有高價值的目標引導炮兵部隊進行攻擊,更可以是針對敵方高級將領的戰場狙殺,等等很多建議。
狙殺?是的,狙擊兵在陸軍中已經開始在逐漸嶄露頭角,隻是之前並沒有被拿出來作為特種作戰使用,是專門配置在某一些塹壕地段單獨狙殺敵方戰場指揮官,用以癱瘓敵軍進攻部隊的指揮鏈,畢竟一支部隊的指揮官在進攻路上陣亡,該支部隊失去指揮就將無法執行命令,真的要成為沒頭的蒼蠅亂撞了。
“事實已經證明你的建議非常有效,我們僅在五天的時間裏就取得了不錯的成果。”萊恩哈特用著比較看好的眼神注視卡洛斯,語言裏滿滿都是鼓勵,說道:“摧毀了至少七處敵軍的彈藥儲藏基地;破壞多處鐵路段並炸毀七座橋梁;殺死殺傷含尉官到校官的敵方人員一百七十七人,比較可惜的是其中沒有將軍。”
肯定不止萊恩哈特說的那些成果,也不會隻表露出喜人的一麵,戰爭從來都不具備沒有犧牲的收獲,隻是很多時候並沒有被提起。
卡洛斯就聽過一些消息,協約國那邊察覺到德軍這邊不斷進行滲透已經采取行動,開始懂得設伏來針對滲透的德軍突擊隊,有許多突擊隊信心滿滿的出發,然後就再也沒有回來。
德軍使用小隊滲透攻擊的次數實在是太頻繁了,之前是在做破壞滲透,雖然經常會發生某個地方突然陷入交火,但實際上突擊隊對協約國的組成陣線,打擊並沒有那麼大。
協約國開始重視德軍突擊隊滲透是在一些基地被炮火相對精確摧毀和道路被破壞之後,同時也是軍官頻繁被施以冷槍。像是彈藥儲藏基地或是其它物資儲存基地被摧毀,雖然顯得糟糕卻不是那麼致命,真正對整條戰線士氣產生影響是道路被破壞導致輜重運輸延遲,和軍官不斷被狙殺!
“敵軍也開始在向我們的陣地進行滲透,他們卯足勁勁想要殺死我們更多的軍官。”萊恩哈特刻板的臉上有一點己方取得驕人成績的驕傲,更多是對被報複之後的一種苦惱,他問:“你作為該戰術的發起者,有反製方案嗎?”
卡洛斯很喜歡那句“戰術的發起者”,很多時候軍事曆史上的首次就是一種資本。他略微沉思了一下,說:“長官,我需要一些時間。”
萊恩哈特點點頭,他接下來根本就沒有閑聊的意思,催促讓卡洛斯盡快拿出方案上交集團軍指揮部,又鼓勵了幾句,帶著一票隨行的軍官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