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安樂公主的誕生(1 / 2)

我叫雍瑾玉,從出生便注定是東晉國最受恩寵的小公主。

我出生那日明明是豔陽天,卻又飄著細細碎碎的雪花,在陽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輝,甚是迷人。

瑞雪兆豐年,父皇一直覺得我的降生是祥瑞之兆,便執著於給我賜名瑞雪,雍瑞雪。

母後卻覺得這名兒不好,直白又沒有內蘊,還臥在榻上便話裏話外想讓父皇給我更名瑾玉,甚至叫來外公叔伯們一並勸說,誰知外公叔伯們卻直接給出第三個選擇——雍豔陽,他們行軍打仗數載最喜愛的就是豔陽天,一致覺得我出生那日的太陽讓他們感覺心裏暖洋洋的。

不過豔陽這名兒剛提出便被淘汰,最終父皇拗不過母後,擬旨賜名雍瑾玉,封號安樂公主,同時大赦天下,從此東晉國便有了位從出生便被世人熟知的安樂公主。

自我出生,身邊的人似乎都很喜愛我,皇姊皇兄們經常來找我玩樂,若是不小心闖禍他們總會把責任全攬下,雖然每次都會被父皇母後識破,罰我禁足或是斷我一兩日糕點。

後宮妃嬪們也十分待見我,看到我就會喜笑顏開地掐我小臉蛋,稱讚我是小福星。

父皇有空便會來坤寧宮看我,小瑞雪小瑞雪地喚個不停,每每此時,母後都會笑盈盈地為我拭去額頭汗珠,彎著眉眼看父皇與我嬉鬧。

一晃五年,我跑得越來越快,精力越來越旺盛,母後卻越來越跟不上我的步伐,越來越喜歡望著我發呆,禦藥房送來的藥湯子也越來越多。

太醫說母後是長年累月的抑鬱導致的氣血鬱結,後宮妃嬪們說是因為這坤寧宮隻有我這一位小公主導致的心病。

我不知道什麼是心病,也不知道我為什麼會讓母後生病,我在想或許是因為我不夠懂事總是讓母後操碎了心,自此,我開始收斂脾性,加倍努力地學宮規禮儀,學察言觀色,學什麼時候應當說怎樣的話。

每當我表現極好時母後總是喜笑顏開,我更加確信之前就是因為我不懂事才讓母後鬱鬱寡歡,不過我想不明白父皇明明是整個東晉最最最厲害的人,為什麼也不懂事,就像今天,惹得母後發了好大一通火,非要母後接養個小皇子,說是解她心結。

一開始說我是母後的心病,現在又說那莫須有的小皇子是母後的心結,對於五歲的我而言,大人的思想真的很難參透。

那之後母後大病了一場,半個多月才恢複個完全,父皇見此也不多做勉強,隻是似乎更心疼母後,常常宿在坤寧宮,就如以往那般,母後與父皇貧嘴,父皇總是寵溺地看著母後。

兩人甜蜜的氛圍即使我尚且年幼還是忍不住感歎長大了也想嫁父皇一樣的人,每每此時父皇總是掐著我的臉和煦道朕才不舍得朕的小瑞雪嫁予他人。

這樣無憂無慮的時光持續到我六歲,那年東晉國與南陽國兵戎相見,自那時起我便鮮少見到父皇,母後更是頻繁帶我去寺廟祈福,為流民們布粥。

戰爭持續一年,兩國似乎都有些喘不過氣,恰時周邊小國妄圖坐享漁翁之利,頻頻騷擾兩國邊境,東晉南陽兩國君主達成協議,落得下風的東晉割送一座城池,同時派和親公主前去南陽以示誠意。

原本父皇是想讓吳貴妃的二公主前去和親,可是南陽點名道姓要安樂公主雍瑾玉,為此父皇大發雷霆,直言南陽欺人太甚,此等羞辱豈是能忍。

但是百姓正值春耕之際,確實再也經不住任何戰亂。

眾多老臣直言上柬,當以天下為重,以百姓為重,我也深諳此理,為不讓父皇難做,主動請纓,願意去南陽國和親。

父皇思緒良久,與心腹大臣商議可讓人頂替我前往南陽,不過似乎因為我這位安樂公主平日裏為人處事太過高調,東晉許多百姓都認得我,若是找人頂替怕不過城門便被人識破,故這下下策立即被否。

那日之後父皇似乎病了,再未來過坤寧宮,母後似乎也蒼老了許多,總是耐著性子告訴我去那裏需謹言慎行,即使是離別那日也一直拉著我的手絮叨著小心駛得萬年船。

坐著八騎雲頂轎的我仔細摩挲著雙手,我知道的,或許以後再無人這般溫柔地牽著我的手,滿心滿眼都是我。

護送隊伍由我的小叔帶領,其餘皆是父皇心腹,我大都也認得,出城時外公正守著城門,大臣們都說他太老了,經不住折騰,不適合這長途跋涉的護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