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方建新帶著老婆,孩子,去北京遊玩,這是方建新結婚後第一次去北京,孩子已經五歲了,對外麵的世界,充滿了好奇和興奮,這也是方建新畢業時,最先工作的地方,也是夢開始的地方。當動車快速的朝著北京的方向行駛著,方建新腦中的思緒萬千,時間過得真快,以前在北京工作和生活的時光,如白駒過隙,曆曆在目。
方建新看著車窗外的景色,陷入了沉思。倘若當時繼續留在北京上班,該會怎麼樣呢?倘若不逃離北京,繼續北漂,是不是日子也不會過得這麼艱難?雖然都說北漂生活,不易,經常的搬家,早出晚歸,每天上班需要坐車幾個小時,但是對於大部分留在北京的人來說,他們是有希望的,他們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可以過上更好的生活,通過自己的努力,可以擺脫原生家庭的影響,來改變自己的命運。
方建新現在可能是後悔的,他受不了北漂的苦,選擇了在年輕時逃離北京,當再一次來到北京時,已對這個城市,不是那麼的熟悉,下了動車以後,出站,麵對地鐵圖,顯得有些無措,不知道怎麼選擇路線,想想以前,每個周末,都會坐著地鐵到處逛逛,現在卻不知道該怎麼選擇,在地鐵站口,買了地鐵站車票,然後順著人群方向,去找尋地鐵入口,手機上的路線,一直緊盯著,生怕選錯了換成線,跑了冤枉路,老婆,孩子倒是北京淡定,因為她們不用考慮這些問題。有人給她們指導,隻要跟著就行了。孩子麵對周圍的新環境,倒是顯得有些興奮,匆忙的人群,並沒有因為五一假期,而停下腳步,而是變得更加匆忙,也許他們是去旅遊,也許他們是離開北京,回老家看看,總之,人頭攢動,好生熱鬧。這就是北京的模樣。
對於方建新來說,北京這座城市,是他夢開始的地方,也是他夢結束的地方,在這裏,他有過開心的時光,有過難過的往事,有刻骨銘心的情感,有最後無聲的落寞。這些經曆,在這座城市,留下了印記,也是方建新一直留戀之處。
這次來正好趕上五一當天,北京天安門到處是人山人海,地鐵一號線上,天安門站,地鐵不能停車,因此方建新和老婆孩子,隻能在王府井下地鐵,跟隨人群,排起了長隊,其實方建新此次前來,是為了開拓孩子的眼界,讓孩子從小就認識到中國的首都是北京,而北京的中心,就在天安門。到了天安門,看到了金碧輝煌城樓,還有天安門廣場,毛主席紀念堂,人民英雄紀念碑,對於孩子來說,這是一次很好的愛國主義教育的實踐。參觀完天安門,拍照留念以後,方建新全家,開始跟隨人群,慢慢離開此地,緩緩走出。乘坐地鐵,去別的地方而去。
方建新的哥哥,一直留著北京打拚,雖然在北京工作了十年有餘,但是卻不曾想過離開北京,因為隨著時間推移,他們已經適應了北京快節奏的生活,每次的交談,他們的眼裏都是有光的,在北京的十多年裏,他結婚生子,雖然十多年中,搬了無數次的家,但是他對未來充滿了希望。一直為理想奮鬥。可是對比方建新來說,卻是另外一種人生。方建新,雖說也結婚生子,不過是在一個三線城市裏,一個小職員,在小城市最大的特點就是,辦任何事情,還是需要有關係的加持,人際關係,大部分是需要關係的,而這也是為什麼,小城市很難憑借自己的努力,打拚出來,而方建新就是麵臨這樣的境遇,工作普通,家庭普通,社會關係簡單,因此,中年的他,壓力很大,很多次,想開始在次北漂,而想想眼前的種種事情,就無法更加堅定的走出這一步。人到中年,既沒有照顧好父母,又沒有給與老婆,孩子更好的生活,這就是方建新的中年生活,因此對於方建新常說的一句話,就是35歲了,到底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