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朝自高祖斬白蛇立功,一統天下,後來光武中興,傳致靈帝之子,由於其年幼,宮廷紛爭並起,帝尊信張讓,呼為“阿父”。當時朝政實權掌握在以張讓為首的“十常侍”手中。這十人朋比為奸,不斷通過朝廷為自己謀私排除異己,以至朝政日非,天下人心大亂,盜賊蜂起。”
“巨鹿郡有兄弟三人,張角、張寶、張梁,勾結朝廷奸黨意圖謀反。不久他們揭竿起義,張角自稱“天公將軍”,張寶稱“地公將軍”,張梁稱“人公將軍”,並提出“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號,四方百姓,群起響應,聲勢浩大,官軍望風而靡。獻帝急詔大將軍何進禦敵,討賊立功。話說張角引兵攻打幽州,幽州太守劉焉聞賊兵將至,忙在城內出榜招募英雄義士以俱之。”
“榜文行到涿縣,引出三國風雲人物劉備、關羽、張飛。三人誌趣相投,並在一片花開正盛的桃園中結為異姓兄弟,和曹操、孫堅等人共同協助董卓剿滅黃巾賊。董卓發動政變,廢除舊帝,立陳留王協,表字伯和,靈帝中子,即獻帝也,時年九歲。改元初平。董卓為相國,讚拜不名,入朝不趨,劍履上殿,威福莫比。董卓殘暴不仁,各方諸侯群起而討之。後來,董卓因一歌姬貂禪而被義子呂布殺害。”
公元194年2月,如願進入了三國時代,來到了小沛城,曆史也因此而徹底改變。
關羽諫曰:“開始戰略之前,先請你確認我軍的狀況吧,軍師之職由臣關羽暫時擔任,戰爭才剛開始,首先提醒您曹操和李催與我軍有敵對關係,另外呂布和公孫瓚與我軍是友好關係。武將需與資金為薪餉,士兵需要靠軍糧來維持,這些都是必要的支出每個季節由資金收入。每逢秋收則有兵糧收入請注意是否有短缺的現象,戰爭才剛開始要以征服全州鞏固我軍地盤作為首要任務。”
翻開地圖,小沛城四麵環敵。上有平原的袁紹和濮陽的曹操,下有壽春的袁術,左有陳留的呂布,右有下胚的陶謙和北海的孔融。總體上來看右方最為安全,可是以後將會如何發展下去,還很難說,自己還是小心點為好。
拿到小沛城的狀態指數,我很驚訝,各項指數都很差,真搞不懂以前劉備是怎麼治理的,更令人擔心的是如果敵軍進攻的話,小沛城必定淪陷。神仙說小沛城乃帝王之城,小沛城君主有帝王之像,似乎言之過頭,怎麼辦呢,努力吧,不然自己就要和《三國演義》一起掉入無底的時空深淵。
按照現在小沛城的實力,是無法向外擴張勢力的,還是先求自保了。要想使自己的實力強大起來,就要將小沛城各項的指數提高,民心需要智力來提高,收益和收獲需要政治來提高,城牆耐久和軍事方麵需要統禦力來提高。
不過現在存在一個問題,那就是人手不夠,張飛除了在軍事方麵幫幫忙,在城內基本上是一個廢人,什麼都幹不來,難怪這段時間見到他,不是睡覺就是喝酒。劉備、關羽、簡雍在智力、政治還行,可也隻是一般般,完成任務的效率並不高。
目前我的得力助手是陳群,他在政治方麵的確是有獨到的見解,他認為現在小沛城首先要把精力投入在商業上,商業指數上去了,城市內才會有金,有了金才能進行開墾,土地開墾後軍糧就會大增,有了軍糧就能加強軍事建設,軍事上去了才能向外擴張。我同意他的想法,早期將小沛城的發展目標放在了商業上,但是我認為現在更重要的問題是人手不足,說實話,雖然我們每人都很努力,可發展的進程就猶如蝸牛行徑一般。
後來我把大家召來,貫徹我的指導思想,希望各位在忙城市建設時多多發掘人才。當然我也要以身作則,每天和大家一起忙內政,頭暈目眩後還要到城內城外探索人才,自從來到這個另類的世界,一個星期體重就下降了幾十斤。
一日,我忙完政務。忽聞門外有人求見,此人自稱裴元紹,仰慕“關將軍”前來相投。當日我喚來關羽,問他是否認識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