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兩個靈魂的相互奔赴(1 / 2)

31個月前,林孜沒有工作,剛離婚。那段時間的人生好像停滯了,沒有目標、沒有焦慮、也沒有追求,但很平靜,也很孤獨。林孜需要傾訴,需要有情緒宣泄的出口,生活中沒有人可以讓林孜毫無顧忌的傾訴,她已經好多年不會向身邊人傾訴了,生活的閱曆告訴她,傾訴的心事會在以後的某個時間變成身邊人傷害她的利器,所以很久之前林孜就把這道口子給封死掉了。

有一個很神奇的社交軟件,可以匹配靈魂,可以通過對方的音色、對方的談吐來決定要不要繼續跟這個人聊下去。接通的瞬間等對方開口,聲音不對的pass,猥瑣的pass,言中無物的pass,無趣死板的pass,沒文化的pass,年齡大的pass,年齡太小的pass。。。。。。,已經鏈接過大幾百個人之後的某一天,林孜聽到了一個陽光又陽剛的男孩的聲音。

男孩:“喂,你好。”

林孜:“你好”

男孩:“這麼晚了,還沒有睡哦?“

林孜:“是呀,你也一樣啊,你在哪個城市啊?\\\"

男孩:“我在一個有海的城市,你呢?”

林孜:“我也在一個有海的城市。”

兩個人都笑了,林孜從那一刻起就已經很享受和他聊天了,他聲音好聽、幽默風趣、有分寸,陽剛又陽光。。。。。。

這種陌生人之間的聊天,沒有負擔,可以很直接,很符合林孜的性格,靈魂是一個很複雜的綜合體,在林孜這有幾個關鍵要素:年齡、受教育程度、認知、做人風格、聲音、職業、收入、單身還是已婚”這幾個要素有一個不過關,就不能是林孜可以傾訴的靈魂,林孜就是這樣,就算找一個傾聽者,也是這麼的苛刻。不浪費時間,直接問,先做選擇題。當然了,在這個軟件上,林孜同樣也是一個被選擇的靈魂 ,這是雙向選擇。

男孩是一個在讀博士,比林孜小11歲,單身,一個人生活在那個有海的城市,這在之前,這種年齡的小男孩在林孜眼裏就是幼稚的代名詞,可是這一次,林孜有在好好的表現自己,她也希望能給這個男孩留下很好的印象,他們從天南聊到海北,更多的時間是男孩在扮演著調節氣氛、傾聽者的角色,林孜被帶著節奏,傾訴著自己的過去,林孜是一個性情中人,在職場中、在現實生活中,她都是那種冷若冰霜、不善言談、難以靠近的人,在這種冰冷的外表下包裹著一顆柔軟、單純、渴望被嗬護被愛的心,她需要傾訴,她需要一個懂她的傾聽者。

時間過的很快,第一次,他們就聊了三四個小時,一直聊到淩晨零兩點,從剛開始的暢所欲言,到後麵的兩個人玩腦筋急轉彎,林孜很享受這種相處方式,意猶未盡,隻是時間太晚了,兩個人互道晚安。

白天,林孜有很多事情要做,讀書、追劇、跳舞,林孜非常享受這種獨處的方式,一天的時間過的很快,又到了晚上,林孜到了12點左右的時間開始期待昨天的那個男孩能主動聯係她,林孜是一個很被動、很傳統的女孩,她認為的兩性關係中,男生就應該是主動的,男生要是侵略者,女生是柔弱的,是被動的,是被追求的,這種男強女弱的的兩性關係是林孜心目中所期待的,其實現實中林孜是一個很強勢的、很有控製欲的女人,現實總她一直期待有一個強悍的,可以駕馭她、可以引領她的男人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