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因起(1 / 2)

弦月悄悄升起,銀白的月光鋪滿大地,給枝葉裱了一層銀邊,晚夏的風一吹,吹的樹枝微微晃動,發出沙沙的響聲。

山青寺與其說是一座寺,不如說是一座廟,很破很破的廟,坐落在與世隔絕的小山頭,山頭的位置很偏,背後有三座大山,麵前還有一片常年不退的瘴氣。進入的方法無非兩種,一種是翻越那三座大山,另一種是穿過那濃厚的瘴氣。

也許是借著這樣的天時地利的環境,山青寺所在的山連個正經的名字都沒有,後來估計是這山位於三座巍峨的大山之間,前麵又有一片像鏡子一樣的白色的瘴氣,看起來像是三個魁梧的壯漢保護著愛照鏡子的姑娘一樣,就被戲稱為四姑娘山。

正是這樣偏遠,山青寺得以遠離塵世,像極了世外桃源,就是苦了點。有多苦呢?整個山青寺一共四個和尚,隻有一個弟子,剩下三個都是他的師傅。

寺裏沒有佛像,沒有經文,沒有山門,連和尚都沒有,也算不得是沒有和尚,隻是寺裏的和尚並不是光頭,都是長發。

主殿擺了三個蒲團,小和尚和大師傅,二師傅一人一個。由於沒有經文,該誦經的的時候,大師傅和二師傅誦經,小和尚靜坐,三師傅進山找吃的。

不知不覺,那彎弦月已經升到了主殿之上,更加剔透晶瑩,像一塊羊脂白玉,引人注目,散發出的白光給山青寺染上一抹神性。

一襲涼風卷了兩片金葉拐進了主殿,三個師傅正在燈下坐著,等著。

小和尚此時剛回到四姑娘山,今天三位師高興,免了他今日的功課,讓他四處逛逛,想去哪裏,去哪裏。

一整天,小和尚把四座山逛了個遍,看到了很多平日都不曾看到的景色,十分滿足。此時正興致勃勃的往廟裏趕,想將今日的見聞告訴三位師傅。

風停了。

小和尚一腳踏進山門,就聽主殿傳來一聲“聞風,回來了,直接來主殿吧,我們都在。”

小和尚聞風聞言,進了主殿。

三位師傅果然都在主殿,一人一個蒲團,大師傅在中間,這麼一看,三位師傅還真是長得各有各的特色。

大師傅俊美非常,五官猶如雕刻般儒雅,引人入勝,眼神和善又暗含大智慧,讓人信賴且敬而遠之。

二師傅說是和尚,更像個武夫,麵貌端正老實,臂膀堅實,說起話來更是響徹這個主殿,聽三師傅說,主殿的所有木材都是二師傅運的,特別是那根主梁,他一個人托著回來的。

三師傅嘴不守規矩,現在也是吊兒郎的攤在那蒲團上,也不知道大師傅,二師傅是怎麼由著他的。

聞風想著,嘴角也不覺的勾了起來。

聞風正要問候之際,二師傅猛地躍起,七方拳,對著聞風襲來。

聞風色變,趕忙運氣,也揮出一拳抵擋。雖然是猝不及防,但總歸是接下來了。

“咳咳”,小和尚咳了兩聲,正要出聲詢問,二師傅一步跟上,繼續出拳。

小和尚一邊招架,一邊道“二師傅,您這是幹嘛呀,我就回來晚了些,不至於想要打死我吧。您這招招對準要害,這不是以大欺小嘛。”說罷,還向大師傅、三師傅那裏看了一眼,發現二位師傅並沒有幫腔的意思,而且三師傅還一副看好戲的樣子。

聞言,二師傅嗔道,“小兔崽子,學了那麼久,好的武功不學,旁門左道,歪風邪氣倒是學了不少。”頓了一下,繼而又說“練武要從一而精,這麼些年,你從我們三這裏學了不少,心法、招式學的亂七八糟,你這七方拳打的綿軟無力,有什麼用。”兩人周身的氣勢迅猛而激烈,猶如搏命的雄獅,拳腳相撞,引得大殿裏都是破空聲。

二人時而糾纏,時而分開,招式相同,步調一致,但細看之下可以發現,同樣的拳法,二師傅更加剛猛,直接。而小和尚的拳則更加巧妙,沒有硬接,總是在相碰之前卸掉二師傅的一些拳力。就因為這樣,小和尚一邊躲閃,一邊尋找破綻還擊,躲不掉的最大限度的削弱後接下,然後順勢接力拉開,和二師傅打的有來有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