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萬……三百萬年……”程旭心頭一震,迷茫感和孤獨感再次湧上心頭。
令他恐懼和感到孤獨的並非是真正的孤獨,而是如此長時間跨度中他自己的生理年齡基本沒怎麼變從而感受到的一種滄海變桑田的荒涼感;時間可以磨掉一切事物曾經存在過的痕跡。三百萬年,足夠人類再從樹上下來創造輝煌的文明了。然而事實是人類正是擁有文明,從石器時代算起的話,最多也就十萬年左右的時間。三百萬年足夠十幾個人類文明出現並發展出科技了。這種時間上巨大的差異感才是他真正恐懼的原因。
經過檢查發現是計算機的自動執行程序出了漏洞,使得程旭一口氣休眠了三百萬年;讓程旭感到震驚的並非是計算機的執行程序漏洞,而是“先行者號”的超頻使用。
“先行者號”的設計壽命最多隻有20萬年,通過他後來對基礎硬件的全麵更換和維修,以及他所編寫的相關自動修複程序把這艘飛船的壽命延長到了預計50萬年,這本來是他設想的最樂觀的結果。沒想到“先行者號”現在竟然已經在宇宙中航行的三百多萬年,這已經是完全超出了“先行者號”的預期使用壽命好幾倍了。
身體恢複後,程旭開始對“先行者號”這個“老家夥”進行檢查;這艘飛船的自動程序迭代中多了一條“無人監管自動燃料補給模塊”還有更多的新增程序模塊,現在“先行者號”的計算機硬件甚至還不支持處理這些在不斷迭代當中產生的高端電子程序。
三百萬年內僅靠自動程序而沒有人工監視和協調不斷進行縫縫補補先行者號”現在已經滿目瘡痍。其實就算有人工監視和協調“先行者號”依舊會滿目瘡痍,畢竟他的預期壽命本身就不支持這麼長時間的星際航行和生態係統運轉,強行延續其工作壽命本來就是不合適的。“先行者號”那從未換過的“老家夥”發動機能撐這麼長時間也真的算是一個奇跡了;可現在到極限了,這回真的到極限了,沒有辦法再縫補丁了。“先行者號”的所有相對設備硬件老化嚴重,無法進行更換,發動機這回也是真的要達到極限了,馬上就要報廢了。
幸運的是,根據探測器發回的報告,“先行者號”現在所處的位置周邊有個恒星係是一個穩定的雙星係統。該係統的二號恒星是一顆與太陽差不多大小的恒星,這顆恒星共有二十一顆行星圍繞它進行公轉。其中的第十二號行星正處於這顆恒星的宜居帶,溫度不冷不熱,跟地球與太陽的距離差不多,遠方觀察可能還存在液態水。程旭下令讓“先行者號”泊入該恒星係,發送了更加精密的探測器前往第十二號行星對該行星和其附屬的衛星進行精密觀測。不久之後,探測器的觀測結果發送回來。第十二號行星是地球的3.5倍大小,表麵是由液態甲烷構成的海洋,海洋內有白色的類似於藻類的生物,還有一些類似於變形蟲的小型生物在這巨大的甲烷海洋裏生活著。
“充滿甲烷的星球居然還能孕育生命,宇宙可真是神奇。”他感歎道。
這個行星擁有八十一顆之多的衛星圍繞在它的周圍,經過探測器進行深度觀測,這八十一顆衛星當中有三十多顆是產生了生命的星球,有四五顆的環境是和地球類似的星球。
程旭下令將飛船航行到這些星球附近。透過“先行號”的舷窗,他看到了這些星球絢麗多彩的顏色。有紫色的,有綠色的,讓他眼前一亮的是——一顆藍白色的星球;這顆星球與地球十分相像,與他夢中無數次回想起啟航那天飛船懸窗外湛藍的地球。原本以為隻是暫時分離,沒想到此去一別,便是永久。時間真的可以改變很多,有時變了的並不是時間本身,也並不是事物本身;變了的,是人對事物的看法,是人對事物的情感在變;變了的,是人……沒有人想過曾經一個不起眼的電腦維修員最後身上竟承擔起了延續人類文明的重任,他孤獨的帶著一艘鋼鐵墓碑在宇宙中航行了上百萬年……
出於結構原因,“先行者號”飛船沒有辦法直接降落在星球表麵。程旭隻能乘坐小型著陸器攜帶一定設備登陸這個星球的地表。
程旭登陸的是一片類似於森林的環境,登陸器底部發動機巨大的焰尾把下方的植物和可能存在的生物燃燒殆盡。
穿好防護服,打開氣壓隔離艙門。程旭的第一隻腳登上了這顆星球的土地,就好像三百多萬年前“阿波羅計劃”登月時阿姆斯特朗代表人類在月球上首次留下了人類的腳印,這是人類第一次走向外星球的標誌,從中誕生了著名的那句話“這是我的一小步,卻是人類的一大步。”阿姆斯特朗是整個人類文明的“先行者”。而現在,跨越了上百萬年,他和阿姆斯特朗一樣,同樣作為人類的“先行者”登上其它星球。不同的是,這次他不僅僅是“先行者”,更多時間像是“守墓人”。
正式登上這顆星球的表麵後,他發現這顆星球的植物貌似都像比地球上的要高大一點。經過防護服的探測器檢測,這顆星球的空氣比例同地球類似,但氧氣比例要比地球的氧氣比例高百分之一二。這可能也是這顆星球植物相對巨大的原因。
簡單的勘探過後,程旭摘下了防護服裝的頭盔。呼吸著這顆星球的新鮮空氣,它同地球一樣,是帶有著濕潤的,香甜的空氣。燦爛的陽光映射過頭頂,露水、香草、花朵、湛藍的天空,一切都是那麼美好,一切都是那麼相像,這顆星球與地球的相似程度到了十分恐怖的級別。
緩過勁後,他開始把“先行者號”上的設備搬遷下來,無數巨大的登陸艙登陸地表。通過人工智能的輔助,程旭很快在這裏建造起了一座基地。從飛船上帶下來的受精卵和其他生物設備開始工作。與此同時,通過探測在這顆星球發現的大量的礦產資源的開發也逐漸開始。程旭還專門針對這顆星球的生物建造了研究室,研究這顆星球生物的DNA與生活習性,甚至是與地球生物DNA進行融合研究。令他驚奇的是,這些生物裏麵居然有一種靈長類生物的DNA和古人類生物的DNA十分相近,他開始對這些生物進行研究。
研究在進行……
突然有一天,正在熟睡的程旭被基地的警報吵醒,是來自太空中“先行者號”雷達發出的警報。有一個散發巨大能量,移動速度接近光速的物體正在快速接近這顆星球。他本想調出畫麵看一下,卻發現此時這個物體已經到達了這顆星球上空,“先行者號”的雷達隆隆作響,甚至還對這個不斷接近的物體發射多枚原本用於自衛的超級核彈,可是貌似都對這個物體沒有起到什麼作用。接著,隨著“嘀——”的一聲,“先行者號”傳來的是是畫麵中斷,“先行者號”徹底失聯;中間隔了大概一分鍾,基地外圍地麵雷達的聲音再次響起,是天空!!天空中有東西朝基地衝來!!隨著越來越刺耳聲音越來越高的警報聲,雷達上這個物品離基地越來越近,越來越近……直到“嘟——”的一聲,雷達顯示屏全部變黑,隨著牆體的搖晃,他知道,這個東西落下來了。隨後間隔了十幾秒,在隻有他一個“人”的星球上,基地的艙門外響起了“咚咚咚”的急促敲門聲……
這敲門聲讓程旭心頭一震,是誰呢?
帶著害怕的情緒,腳步踏著越來越急促的敲擊聲,他走到了倉門門口,忐忑不安地把手指伸向打開艙門的那個紅色的按鈕,這一刻,他感覺時間過得很慢很慢,他不知道打開門之後對麵會出現什麼。猶豫片刻後,他用力的用大拇指把那個紅色的按鈕摁到了底。隨著基地氣壓監測協調的提示音和嘀嘀聲響起,基地的門慢慢的打開了……
隨著基地的門慢慢打開,映入眼簾的,是一個穿著亮晶晶衣服同他身高差不多的“人”,反光的頭盔使眼睛看不清裏麵生物的模樣。看樣子眼前的這個“人”應該是某個外星文明的“訪客”,他不知道這位“訪客”要做什麼,為什麼要來到他麵前。“訪客”沒什麼反應,隻是站在那。程旭打量著這位“訪客”。他推測這個“亮晶晶衣服”應該是一套全反射服,用於反射宇宙當中的輻射和各種對人體的危害。這種星際防護服可是比他身上的要高級到不知道多少倍。
那個“人”伸出自己的手拉住他的手,把程旭帶到他的飛船下。這飛船十分小巧,比“先行者號”要小個幾百倍。大概隻有三輛卡車那麼大。這艘飛船由三部分組成:
第一部分是飛船中間的部分。是一個圓形的圓盤,圓盤兩邊固定著兩個貌似同它相等的圓盤,但可以看出來明顯結構不一樣,更多的偏向於旋轉輪。兩邊的旋轉輪還在慢慢的轉動,他沒有看到這艘飛船有什麼能量噴射口,這使得他不理解這艘飛船到底是怎麼在宇宙中進行航行運動的。考慮到剛剛“先行者號”發來的偵測結果,這艘飛船理論上來說是可以實現超光速飛行的,就算達不到那個速度也至少可以達到光速。這讓他猜測圓盤兩邊的旋轉輪應該是某種力場維持裝置,通過創造出某種特殊的力場和宇宙自然環境產生某種物理反應從而驅使飛船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