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春念(1 / 1)

初春日漸漸步入深春,春雨也如約而至,濛濛細雨仿佛銀色的針線一樣隨著風不斷飄舞。

這是俞蘊禮進宮的第九天,這幾天她跟隨崔嬤嬤學習宮規禮儀,自己原本記憶力就不差對於嬤嬤的教學總是能一遍過,崔嬤嬤經常誇她聰明伶俐,行為舉止文雅,有時候去拜見皇後娘娘也能看到她們眼中的肯定之色。

不出意外再過兩天她就要隨著七公主去學堂伴讀了,今晚在房裏用晚膳的時候聽見服侍她的小宮女說“皇後娘娘已經吩咐嬤嬤們準備好小公主在學堂上用到的物品。”俞蘊禮清楚這幾天她也得準備準備一下,以等待正式進入學堂的那一天。

不久後在小公主準備去學堂的前一晚皇後娘娘召見了她,囑咐完事項,也安排妥當,俞蘊禮回房之後她自己躺在床上想著伴讀以後的生活會過得怎樣?父親母親現在是不是特別想念她?什麼時候才可以寫信傳送到府上……細索著這些的視線越來越模糊,眼皮子也越來越沉,閉上眼睡去,明天會迎來的是不一樣的時光。

卯時,俞蘊禮的宮女喊醒了她,洗漱、梳妝、著衣、整理好東西,在弄完這些之後將近用了半個時辰,很快她就提著書箱邁著堅定的步伐走向小公主的寢殿。走到殿房門口時,她像其他守夜的宮女一樣站在門口,等待著小公主出寢,房內的祝溪剛被大宮女喚醒,睜開朦朧的雙眼,睡眼惺忪地讓宮女們擺弄著,莫約半刻鍾之後打扮好的小公主推門而出,身後的宮女將公主的書箱遞給了俞蘊禮。

宮裏的學堂離鳳梧宮不遠,步行一盞茶的時間就夠了,路上我背上背著自己的書箱,手裏提著小公主的書箱,走了離鳳梧宮有一段路,祝溪四處張望看看有沒有人,確認沒人便走到她身旁說:“蘊禮姐姐,讓我自己來拿書箱吧,溪兒長大了、力氣也大了,這個書箱我還是可以自己提的。”我聽到小公主這樣說安慰並告訴她:“這是我當伴讀該做的,七公主還小呢。”祝溪聽聞這番話搖頭不認同:“蘊禮姐姐是伴讀,才不是宮女呢!”在祝溪的眼裏提書箱的事應該讓宮女來做,不需要她的蘊禮姐姐來。

俞蘊禮愣了一下然後說“我是公主殿下的伴讀,也是朋友,七公主莫要生氣。”祝溪聽完這些話,心裏的氣也差不多消完了,跟俞蘊禮也貼得更近了一些。她們兩個走路慢,沒多久祝珩就趕了上來,看見五皇子到來我對他本本分分的行了禮,祝珩也頜首回應。

有活潑可愛的小公主在,一路上都是言笑晏晏,俞蘊禮對祝珩也沒有那麼抵觸和害怕了。

到了學堂小公主和俞蘊禮去到了啟源堂,這裏是剛接受啟蒙稚童的教育學堂,幫祝溪擺放好筆墨紙硯,俞蘊禮就靜靜地坐在旁邊。我的父親是太傅,對於教學父親會對她很嚴格,所以用伴讀的身份來聽這些啟蒙學術,較我而言倒有點像溫故知新了。

傍晚散學,小公主樂嗬嗬的拿著今天新認識的寫在宣紙上的幾個字,帶著一臉自豪的說:“溪兒要讓父皇母後看看溪兒新認識的字,我還寫得出來,父皇母後要誇我咯!”

祝溪帶著笑容回到鳳梧宮,一進宮殿她的步子加快,沒注意到剛從屋門走出來的男子,迎麵相撞,祝溪後退了幾步,抬頭看清楚男子後笑容更甜了“太子哥哥!”俞蘊禮聽到小公主的稱呼對太子行了禮。祝溪向太子展示自己新認識並寫下來的字,太子不吝嗇地誇了誇自己的妹妹。

得到誇獎祝溪滿意地跑向皇後娘娘那裏分享這份喜悅,俞蘊禮想要回房,剛轉身,身前的太子喊住了她,接著道:“前幾日老師給了我一個手串,說牽掛著你,讓我傳達給你。”說完後太子在身側的荷包中拿出了一串玉髓手串遞給了她。

接過手串,她眼裏的淚水在眼眶打轉,眉目輕簇開口說:“謝過太子殿下。”完成老師的交代太子點點頭之後離開了鳳梧宮,俞蘊禮攥著手串回到房內,摩挲這串手串,淚水湧出“父親母親我也牽掛著你們、我也想繼續和你們撒嬌、我好想念你們……”

情緒穩定下來後,俞蘊禮坐在書桌麵前,拿出紙提筆寫下對父母的想念,安慰父母不要太過牽掛著她,好好照顧好自己……寫完這封信,我出門找到了崔嬤嬤,讓崔嬤嬤幫忙遞到大太監周福那裏,宮裏所有和府上聯係的書信無論是妃嬪還是伴讀都要等皇帝看完覺得與朝政無關,才能將書信傳送到太傅府上,俞蘊禮在心裏默默祈禱著父母能早日看到她寫的信。

書信送到了皇帝跟前,皇上粗略看了幾眼無關朝政,讓人送去太傅府,於是這封書信經過幾天終於呈現在俞太傅和俞夫人麵前。

讀完女兒送回家的第一封書信,他們別無所求隻希望自己的女兒能在宮裏平平安安,萬事順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