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多寶齋(1 / 2)

這潘嘉園的古玩市場總是這麼多的人,賣東西的一溜溜的擺著攤,買東西的一家攤位一家攤位的逛過去,看到自己喜歡的,就湊上去看看和賣家討價還價。所以這潘嘉園市場裏一直是人聲鼎沸,熱鬧的很。買家多半是各地的遊客,還有金發碧眼的老外充斥其中。當然,買家當中不乏一些古玩收藏玩家和一些抱著撿漏想法而來的二愣子,這些二愣子自以為看了些鑒寶節目、古玩書籍就懂其中的道道了,可是不管在周邊古玩店還是攤販眼裏,這些人完全就是二愣子,好宰的很,一個個都睜大眼睛準備逮準機會就宰上一刀呢。

古玩這玩意,不怕你不懂,也不怕你懂,就怕你半懂不懂又自以為很懂。不懂的人肯定想著我不懂,所以我才不會聽你瞎忽悠著高價買幾十幾百的贗品,雖然看著都挺像那回事,可是我也不是傻的啊,又不想著撿漏,肯定是有多便宜要多便宜的買,貴了咱走人。懂行的人則更不可能輕易上當受騙了,誰不知道這市場上假東西占了有90%還要多啊,就連古玩店裏也是仿品贗品現代藝術品占多數,更何況這地攤上呢?這完全就是考你的知識、眼力以及自製力了。至於那不懂裝懂,半瓶醋的那種,一心想著,我懂,瓷器看胎質,看釉色,看底款,很簡單啊,抱著這種心情很容易就會被賣家忽悠了。

“小兄弟,來看看,唐三彩,元青花,五大窯,康雍乾,各種瓷器都有。”李誌遠邊走邊看,就被一專門賣瓷器的攤販給招攬過來看所謂的各種名窯名瓷。一眼看去各式各樣的瓷器,不過完全可以看出基本都是現代藝術品,有些做的還非常不靠譜,也有幾件不錯的清末民窯的瓷器。笑了笑,搖頭說:“這位大哥,您這生意做的也太不講究了吧。”

那攤販也沒說什麼,就笑了笑。

古玩行就是這樣的,人家不偷不搶不強買強賣,沒做什麼違法的事情,不管人家賣的是真貨還是假貨,你也不能去揭穿或者攪黃人家的生意。自己心裏明白就好。

李誌遠繼續漫無目的的逛這些地攤,希望能撿個小漏什麼的,雖然很困難,但是也不是不可能,總是要抱著可以的態度才能達成目標嘛。

李誌遠也不是不懂行的人,想他算是摸著各種古玩長大的。他外公朱光宗曾是首都博物院的院長,現在年紀大了,但也是博物院返聘的專家,本身在古玩行裏很有地位,屬於頂級專家,老前輩。他23年來,有大半的時間是和外公生活在一起的,從小就耳濡目染,跟在外公身邊接觸古玩接觸曆史文化知識,其中的魅力讓他非常喜歡,所以就纏著外公要學習。當初家裏人都覺得是小孩子貪新鮮,沒定性,肯定不會堅持多久的,誰知道這一堅持,就堅持了十幾年,真的是很認真的在學習,而且連大學都選擇的是曆史係,現在畢業了,也不肯去家裏人安排的海關的公務員職務,早幾年的時候就和自己的三嫂在潘家園裏開了家古玩店,用的是自己多年來的壓歲錢以及撿漏賺來的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