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市區到大王村大概要開3個小時的車,3個小時裏隻有半小時走的是國道,剩下的時間全是蜿蜒崎嶇的陡峭山路,以當代社會的發展速度和科技化水平為參照的話,大王村算是本世紀世外桃源的存在。平時的大王村很少有客人到訪光顧,村裏大部分年輕人都外出打工去了,留守在大王村的都是幹了一輩子農活自給自足的老人,沒有外出打工的年輕人寥寥無幾,有時也幫著老人們幹農活,但實際上他們在村裏的主要營生是養蛇、馴蛇。
大王村雖然平日裏冷清少有人流走動,但到了每年的7月中旬便會突然有大量的遊客驅車前往。在天氣最熱的農曆大暑那天,便是大村一年一度的鬥蛇大會,在鬥蛇大會開始前的一周,電視台的記者攝像師便會提前到村裏收集鬥蛇大會的新聞素材,慕名而來的遊客也會在鬥蛇大會開始前連天陸陸續續的抵達大王村,提前找好村裏的民宿,一直住到鬥蛇大會結束再退房離開。
“我們這都跟蹤報道了4年了!”坐在後座的馬麗不耐煩的發著牢騷“每年都得坐兩個多小時的車,還是走山路,這來回加起來得將近六個小時……”
正在抱怨的這個是我們的外景主持人馬麗,我們是電視台民俗風情欄目的專題小組,我在這小組裏負責燈光和道具一些場務的雜活,後車廂裏還坐著我們的燈光師阿偉音響師小光,開車的是我們的組長張雷,我們組長張雷就是大王村裏出來的山娃子,他也是想發展發展自己老家的經濟,提升大王村的知名度,於是便在四年前創新企劃會議上提了一嘴,誰知道就被領導給采納了,並給他安了個組長頭銜讓他帶隊負者這檔節目,我在四年前就是他的組員,所以當時也一同被他拉進小組了。
“這還不好啊,每年都有的看鬥蛇會!就當是公費旅遊了唄!”張雷一邊開車一邊打趣的說到
“好啊!真好!嘔……”這個說話說到一半就要吐的是阿偉“這山路轉來轉去,每年都來,每年都得吐一次,嘔!”
阿偉四年前第一次跟我們一起坐車去大王村便吐了一路,最後一小時他獨自躺在麵包車後麵的座椅上哀嚎著,到了大王村他連站都站不起來了。
“我,嘔,我申請公費給我買個輪椅!”阿偉一邊幹嘔一邊說著“到了大王村我坐輪椅,你們推著我走!”說罷繼續閉著眼睛把頭埋在後座的椅子裏了
“哈哈哈!人不行你還怪的著路不平嗎?”阿光補刀到“哎呦!再讓領導給你配個馬騎騎去好啦!駕!”
阿光的話逗得大家都笑了,我也嘿嘿的傻笑了兩聲說道“馬可以公司出錢,馬鞍腳蹬還得他自己買的哦!還跌買個凳子,不然估計阿偉騎不上去的!”
大家又是一陣哄堂大笑,馬麗也不再抱怨了,果然人類的快樂都是建立在其他人類的痛苦之上的……
鬥蛇大會就像是一場人類社會的運動會,人類社會的運動會有跑步、拳擊、舉重一係列的比賽,鬥蛇大會也是有的畢竟鬥蛇大會也是有悠久的曆史的,第一次來大王村時張雷就給我們科普了鬥蛇大賽的起源,大王村之所以叫大王村,是因為他坐落於大王山的西麵,據說大王村已經有500多年的曆史了,以前大王山有3個村落,因為鬧土匪其中的兩個村落的村民都遷徙逃走了,隻有大王村的村名沒有逃跑,而是留下來守護著世世代代生存的村莊,他們留下來跟土匪對抗,之所以敢留下來跟土匪對抗,是因為大王村人世世代代都有養蛇馴蛇的傳統,家家戶戶都有馴蛇的技能,在跟土匪對抗的時候操縱大王蛇發起進攻,最終土匪也被勇敢智慧的村民趕跑了,從此大王村養蛇馴蛇鬥土匪的傳說便流傳了下來,為了紀念這場戰鬥,大王村每年大暑這天都要舉辦鬥蛇大會,也是為了讓馴蛇和鬥蛇的技藝能夠長久的流傳下去,讓人們記住這段曆史。
鬥蛇大會包含有跳飛、立、遊、鬥四項。飛,比的是各個參賽蛇的竄躍能力,賽蛇憑借全身的肌肉,在馴蛇人的指揮誘導下將自己彈起,以彈起飛躍的遠度來判定賽蛇的輸贏;立,比的是蛇神站立的高度,大部分蛇都能將自己的頭部抬起,但經過大王村馴蛇人的訓練,賽蛇能夠將半個蛇神直立起來,傳說有個傳奇馴蛇人,能讓賽蛇整個身體直立起來,隻靠尾部的一點肌肉作為蛇身的支撐,直立起來的蛇大約有兩米多高,達到可以俯視一個成年男子的高度;遊,就是人類社會的跑步比賽了,賽蛇經過訓練,腹部肌肉的蠕動已經如火純青登峰造極,腹部肌肉配合脊柱的不斷扭曲收縮,以蛇行的姿態在規定的遊到中向目的地遊動,速度最快的蛇獲得勝利;最後也就是最激動人心的壓軸節目了,鬥蛇,鬥蛇比的是賽蛇的各項綜合能力,速度、耐力、肌肉的韌性、反應速度、肌肉的力量這些,隻有真正的蛇王才能在這幾項中脫穎而出,最終獲勝利的賽蛇將被載入蛇祖廟的名冊,後人也將時代供奉它,祈求它保佑守護大王村時代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