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是這樣的,妾身的丈夫也是當兵的,但在一場大戰中戰死了,好在當今皇上聖明,發了不少戰死撫恤銀,我一個婦人家手裏拿著那麼多銀子怕不安全,就把銀子存到了錢莊上,如今我家娘親生了重病,急需要銀子,今日我便去取銀子,沒想到錢莊居然不認賬,這可讓我怎麼辦啊!”少婦哭哭啼啼的說完了自己的遭遇。
趙顯一愣,心裏暗道:“原來不是潛規則啊,不過也差不多,錢莊的人不是想賴賬就是有所圖謀。”趙顯一拍胸脯,“大嫂放心,既然大哥也是當兵的,那我們就是一家人,這件事我們將軍管定了。”趙顯也覺得叫大姐不妥,改叫大嫂了。
趙顯想了一下接著說道:“這樣吧大嫂,我給你銀子,你把存錢的字據給我,我拿著字據去找他們要錢,要來錢我就自己拿著了。”
少婦也是心地善良之人,“啊,這萬一要不來錢,豈不是害了小兄弟你,還是等要來錢再說吧。”
“嗬嗬…”趙顯一笑,“大嫂放心吧,我們將軍還怕他一個開錢莊的,大嫂就給我吧。”
“這…”少婦猶豫再三,但想到自己的娘親還臥病在床,還是掏出了字據遞給趙顯,“小兄弟,你若是要不來錢,再來找大嫂,大嫂再把錢給你。”
趙顯點著頭接過字據一看,字據上麵寫著二十兩,還有錢莊畫的押,“好的大嫂。”接著看向李越,“拿三十兩銀子給大嫂啊。”趙顯身上還真沒帶過銀子。
“好嘞。”李越當即答應一聲掏出三十兩銀子,而少婦卻連連擺手,“不,不,二十兩就夠了,上麵是二十兩。”少婦還以趙顯不識字呢。
趙顯把字據塞進懷裏,“另外十兩是我們這些當兵的對大哥的一點心意,還請大嫂收下。”李越不由分說的把銀子遞到少婦手裏,“對,都是當兵的,遇到難處了就該幫幫忙。”
少婦還欲謙讓,趙顯和李越已經翻身上馬了,“大嫂保重。”趙顯一抱拳,輕揮馬鞭,朝擔任護衛的大隊人馬行去。
趙顯回到皇宮時天色已黑,一路上他都在不斷地思索著少婦的事情,這並不隻是一件簡單的賴賬事件,從這件事也可以看到大宋的經濟體係存在問題,像這樣的事定不會就這一件,而百姓存錢,取錢都是經濟發展的必然之事。
而大宋商業發達,為了方便貨幣流通,已經開始使用紙幣,牽扯到經濟金融之事,趙顯雖然不懂,但也知道經濟乃國之根本。
大宋現在的貨幣也頗為繁雜,不同的地域有鐵錢,也有銅錢。再有紙幣的發行問題更多,一個不慎就會出現各種問題,比如印發太多,造成通貨膨脹,民間商戶私自印發,到時候卻不能兌現,個人私自挪用,等等。
“唉,文藝男就是不如理工男啊。”想的腦袋疼的趙顯不自覺的已經走到了寢宮門口,聽著房間中不時傳去的嬌笑聲,皺著眉頭微微舒展,“還是文藝男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