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林心就被李漁喊起來,看了一眼窗外,天還是黑的,“哎,還是不習慣這麼早起床啊。”
林家人早早地來到市集,發現小食攤前早已排起了長隊,生怕來晚了就買不到了。
林家人迅速支起攤子,有條不紊地忙碌起來。不到兩個時辰,林心將最後一份炸薯條賣出。“大家不好意思,今天的薯條全都賣完了。明天再來吧。”
後麵排隊的客人很是沮喪,下定決心明天一定早來排隊。
林家人疲憊但滿足地收拾起小攤,心中喜悅難以言表。
林心掂量了一下錢袋子,約莫有一千個銅板,就是一兩銀子。除去成本,淨利潤在500文。和李漁昨天算的差不多。
林心接下來開始計算如果每天都能保持這樣的銷量,一個月就是十五兩啊。
接著,林心開始計算一年的收入為一年的收入一百八十兩。換成華國的錢就是十八萬。
林心感到非常滿足和期待。這份收入對於她在這個朝代來說已經相當不錯了。
林心購買明天炸薯條的食材,李漁去書局,換錢,以後不抄了。
在接下來的五天裏,林心的小食攤生意依舊火爆。
然而,好景不長,第六天的時候,市集上突然冒出了很多賣炸薯條配番茄醬的小攤,雖然他們的味道遠不如林心的,但是價格卻比林心的低很多,小份隻要2文,大份也隻要4文。
林心很快感覺到了生意上的壓力。雖然有一部分忠誠的顧客仍然願意為了好味道選擇她的炸薯條,但大多數人在價格麵前選擇了妥協,他們願意嚐試那些便宜但味道一般的炸薯條。
林心站在攤位後,看著對麵新開的炸薯條攤,忍不住皺起了眉頭。她明白,這個世界和現代社會一樣,競爭同樣激烈。
她決定堅持自己的品質,繼續做好每一份薯條,用味道說話。
然而,事情似乎並不像林心想象的那樣簡單。隨著更多的炸薯條攤的出現,市集上的競爭變得越來越激烈。
有的攤販甚至開始傳言,說林心的炸薯條雖然好吃,但是價格太高,不值得。
在持續幾天的生意清淡後,林心知道她必須想點辦法。她開始考慮是否要調整價格以吸引顧客,但又擔心這樣會降低她的利潤。同時,她也在思考是否要推出新的產品來吸引顧客。
在猶豫了幾天後,林心決定先嚐試調整價格,看看能否恢複生意。她將小份炸薯條的價格調整到2文,大份的價格調整到4文。
但是緊接著,其他攤販也做出了降價,將小份炸薯條的價格調整到1文,大份的價格調整到3文。
所以最終,林心意識到,自己不能隻依靠降價吸引顧客。
她開始思考如何能通過一些方法來提升自己攤位的吸引力。她想過製作一些新的食物,也想過製作一些特別的優惠活動來吸引顧客,但都沒有找到很好的辦法。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市集上炸薯條攤的競爭越來越激烈,一些老顧客開始慢慢回流,但還是不及一開始的銷量,林心的生意也漸漸地受到了影響。
在這種情況下,林心知道,她不能再坐以待斃,必須想出一些新的方法來維持和提升自己的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