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已經決定了,李斌也不拖泥帶水,當下就叫過王羽吳大二人仔細的叮囑了一翻,也就起身回城了,並且和郭嘉約定好三天後在碼頭上見。
“公琰,我在襄陽已經待了很久了,想要繼續出去遊曆了,不知公琰願不願意一起出去遊曆天下,共同遊覽這大好河山?”李斌回到家裏之後,見到蔣琬還在教導郭奕讀書,想了想就出聲詢問道。
“哦?仁和已經要走了嗎?這麼快?”蔣琬驀然聽到李斌要走,不禁愣了一下。
“不錯,已經決定了,三天後在襄陽碼頭乘船離開,沿江而下去江東遊曆。”李斌回答,他很希望蔣琬能夠跟隨自己一起出去遊曆,因此竭力勸說:
“公琰,我輩士子就應該多走走看看,你的書也讀的差不多了,以後就是自己融會貫通,活學活用了,如此正是需要出去遊曆,多經曆一些事情的時候,不如就隨我等一起出行吧?”
郭奕這時候也抬起來頭,經過多日的相處,他很喜歡這個溫和寬厚的先生,也很希望他可以一起出行,因此睜著一雙烏溜溜的大眼睛,一眨不眨的盯著蔣琬,帶著一絲祈求。
“先生,您也跟我們一起吧,一路上很好玩兒的,而且我還需要先生多多指導呢!”
“讓我好好考慮一下吧,明天給你們答案,如何?”蔣琬看了看郭奕,摸著他的頭顱說道。
“好吧,公琰慢慢考慮,考慮好了告訴小弟一聲就好。”李斌攔住了還打算勸說的郭奕,確實有點兒突然,應該要給蔣琬一段時間思考。他也早就看出蔣琬有心想要在襄陽求職,可是整個襄陽如今的士子何其之多,再加上一些人的刻意打壓,根本就不可能有的出頭之日,李斌相信蔣琬會想明白的。
果然,經過一夜的思索,蔣琬最終也決定隨李斌等人一起出去遊曆。
接下來的三天時間裏,李斌跟幾個相熟的朋友一一告別,並且拒絕了一些人前去相送的建議,這天一大早,李斌就帶著郭奕幾人早早就收拾好了隨身要攜帶的東西起身前往了碼頭。
“仁和,公琰!”剛到碼頭邊上,就聽到前方有一道溫雅的聲音傳來。
李斌轉頭去看,就見到一個二十歲左右的青年朝著自己這邊緩緩行來,這個人自己還認識,正是諸葛瑾。
“子瑜兄怎麼來了?是前來相送我等的嗎?”李斌疑惑的問道,心裏想著,不是說不讓他們相送了嗎?當時他也沒有堅持要送啊?
“瑾是想要跟仁和一起出去遊曆,不知仁和是否願意啊?”諸葛瑾到了李斌的身邊,微微一笑行禮說道。
“哦?子瑜也要出去遊曆嗎?如此甚好,小弟正擔心人少旅途寂寞呢,有子瑜兄相伴,想來就有趣的多了!”李斌歡喜的說道,心下卻是疑惑為什麼之前找他們告別的時候沒有聽他說起過呢?
“打擾仁和了,我也是這兩天才決定要出去遊曆的,之前也沒來得及跟仁和打聲招呼。”諸葛瑾微笑著說道,似乎看出了李斌的疑惑。
“子瑜兄客氣。咱們還是先上船吧,時間也不早了。”李斌一邊回答,一邊抬頭看了看天色,雖然出來的時間比較早,可是從城內趕到碼頭也花費了不少的時間,因此此刻太陽已經很高了,看上去應該有十點多了,天也越來越熱了。
“好,咱們走吧!”諸葛瑾回頭招呼了一聲,一直在他身後的書僮還有馬車就跟在了李斌他們後麵。
李斌在前邊帶路,一邊走,還一邊跟諸葛瑾輕聲交談著,襄陽的碼頭雖然不小,可是李斌等人的速度也不慢,所以沒有多久就找到了自己的船隻。
襄陽城因為是荊州的治所,又緊挨著襄江,下遊不遠又是長江,正所謂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襄陽的水運是很發達的,造船的技術也幾乎堪稱是當時之最,郭嘉早就將原來的兩條船留給了店鋪使用,並且新買下了幾條帶帆的大船,準備以後出海的時候使用的,這幾艘船都是新船,還散發著木頭的清香,每一艘都很大,五六艘船一起就算隻是水手也需要幾百個人,李斌等人原來的那麼一點人手自然是不夠用的,因此在襄陽也招募了不少青壯年水手,再加上他們原本的人手以及在襄陽這些日子培養出來的少年之中擇優選取了一批人一並隨行,在船上還裝載了不少的貨物,打算扮作商人前往江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