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看著台下一片靜謐,開口道:“諸位,不著急,慢慢想。誰想好了,誰先說。如果都沒想好,咱們明天繼續一起用早膳,還是食這樹根。” 說完,少年莞爾一笑。
台下一眾大員聽後,麵麵相覷,相互間竊竊私語,推搡著旁邊的人先說。少年拿出一本書,在台上悠然地看起來,“諸位慢慢商量,誰想好了,誰可先說。”
就這樣,大概過了一個時辰,突然一位正三品大員走出列,站到殿前,“回稟麒麟王,臣有一言。”少年抬眼瞄了一眼台下站著人,“陰將軍請說!” 少年放下手上的書,坐姿擺正,準備著仔細聽聽台下的人的意見。對於這位陰將軍,少年還是打從內心裏很敬重的:從他年少時起,陰將軍便為古楚國征戰四方,如今古楚國的版圖一大半都是歸功於他;雖然年過40,卻依然無妻無子,一心都放在了古楚百姓和楚皇身上。對於陰將軍的任何意見,少年必定是要認真對待的。
“稟告麒麟王,臣這些年在外戍守、征戰,見多了百姓流離、骨肉間生離死別,若非捍衛國家,實在不忍見這樣的情景在太平日子裏不斷上演。之前臣也曾到江南一帶待過數月,災情連年是常有的事,但在災情的壓力下,不同地區的百姓的日子卻截然不同。有些地區的官員善應對,將臣內缺食少糧的百姓全都聚集在一塊,每個月安排不同的商賈同官府一道為這些百姓施飯施粥;同時安排這些百姓下地勞作,按工時兌換糧食或者銀兩。如此,則避免了百姓因難以生存而發生暴動的發生,而且改善了當地饑荒的災情危害程度。而有的地區官府,不僅不作為,甚至到處驅趕百姓和流民,造成名不聊生,故而大批湧向皇城;甚至有部分被逼得都想要揭竿造反了。所以,臣以為,麒麟王最好將東南地區如今災情嚴重的幾大地區的官員召集起來,讓他們當眾講一講他們自己到底是如何治理的!”話畢,少年聽出了陰將軍對部分地方官員的不滿,而地方官員的關係更是與這大殿內站著的每一位大員都交情匪淺,若直接讚成陰將軍的話,恐這大殿上的一眾官員今後將事事推脫,若否了陰將軍的話,恐底下一眾官員會仗著這大殿上傳出的謠言和猜測,表現得更加肆無忌憚。少年定了定神,開口道:“陰將軍真乃我古楚之福將!所言與本王所思正為相合。但考慮到東南地區離皇城路途較遠,且最近正值災情頻發期,若著一眾地方官員入皇城,恐將導致地方災情整治被延誤。故本王覺得,可著令東南地區災情嚴重地域的掌事官員每人上書一封陳奏治理詳情。本王會親自前往督查,若有欺上瞞下,造假邀功者,定斬不赦!”話音一落,殿內的氣氛凝重了起來,有些大員開始間歇性地擦汗,有些大員插在袖兜裏的手止不住顫抖起來。
陰將軍則與眾人不同,徑直跪下,大聲喊道:“殿下英明!” 隨著陰將軍這一跪,殿內所有大員一起跪下,連喊了三聲,尚且不論到底喊出的是真心話還是不得不在此時跟隨一起附和。少年看著台下滿殿大員此時各個匍匐在地,各懷心思,於是淺淺說了句:“諸位平身吧!今日商議較之於昨日,進展頗好!我想啊,各位大員可將這難題帶回去好好問問自己的門生或門客,集思廣益,看看有無更好的辦法。“
“是!”一眾大員齊聲應道。
“明日,我們繼續在此用膳!” 說完,少年看了看一旁的薩老,示意薩老可以結束今日的早朝了。薩老收到少年的眼神信號,急忙上前一步,高喊:“今日早朝,若無其他事,退... ”這“朝”字還未喊出,一位年輕官員突然從隊列後排中衝出,直接跪在大殿中間,大聲喊道:“殿下,臣有事啟奏。” 此時,正做好退朝準備的少年被這一官員的啟奏,直接又定在了座位上。
“臣惶恐,冒死進諫!”少年一聽,心態立即嚴肅了起來。“你說。”
“臣所諫之言,無關災情,乃關乎楚皇中毒一事。”少年聽了,雙眼定定地看著台下年輕官員,雖然不知這位年輕官員口中將會出現何言,但有關中毒這件事,著實不宜在大殿上商討,以免人多嘴雜,謠言四起。於是少年趕忙止住年輕官員的話:“今日諸位大員已甚是疲勞,爾隨本王到朝雲殿,當著楚皇的麵詳細稟明!”
“是!”年輕官員疑頓了幾秒,趕忙應了下來。
“退朝!”因擔心少年身體疲乏,薩老這時機靈地先一步喊出了“退朝”二字,以免後麵還有官員如這位年輕官員一樣,那這早朝估計要開一上午了。一眾大員分道兩側,恭送少年下朝;年輕官員尾隨少年一行離開了天和殿,一道向朝雲殿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