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極高頻知識點★★★
1.秦代出現的“書”、“奏”,是我國最早的上行公文。李斯的《諫逐客書》。
2.公文的特定效用是指公文的現實效用。
3.從公文的行文關係上來劃分,可分為上行文(報告、請示)、平行文和下行文(決定、批
複)。按照公文的來源,可分為對外文件、收來文件和內部文件。按照公文內容的性質與作
用,可分為指揮性公文(命令、決定、指示、政策性通知)、規範性公文、報請性公文(報
告、請示)、知照性公文、記錄性公文等。
4.同一係統的同級機關之間的關係,屬於平行關係。如國務院所屬各部、委辦之間,省人民
政府各廳(局)(如省教育廳與省財政廳)之間。
5.公文的行文關係是指發文機關與收文機關之間的公文往來關係。
6.可以聯合行文的有:(1)同級政府、同級政府各部門、上級政府部門與下一級政府;(2)
政府與同級黨委、軍隊機關可以聯合行文、政府部門與相應的黨組織和軍隊機關;(3)政府
部門與各級人民團體和具有行政職能的事業單位。
7.命令的類型:(1)公布令也可稱為發布令或頒布令。適用於國家公布法律,國家行政機關
發布根據法律製定的行政法規和規章(2)行政令。是國家行政機關為施行重大強製性行政
措施而發布的命令,國務院及其所屬部委、縣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可以發布行政令(3)
嘉獎令。是領導機關為獎勵有突出貢獻的人員或集體而發布的命令。一般是省級以上機構,
對貢獻特別大的人員或集體進行獎勵,才用命令的形式宣布。
8.國務院辦公廳首次將“議案”列為國家行政機關法定公文文種是在 1993 年。
9.下級機關向上級機關彙報工作情況的陳述性公文是報告。
10.批複的特點:(1)針對性(2)指導性。
11.上級機關答複下級機關的請示事項應當使用批複。
12.函在機關之間可用於上行、下行、平行的文種,用於機關之間商洽工作、詢問和答複問
題,向無隸屬關係的有關主管部門請求批準等。
13.規章類文書的文種包括條例、規定、辦法(對某一項行政工作做比較具體規定的文書)、
實施細則(必須以法律、法規為依據來製定)、章程(一定的組織機構製定的確定組織原則
或辦事原則的規章類文書)、規則、守則(特定範圍的全體成員必須遵守的行為準則,簡潔
易記是最大特點)、製度、公約等文種。計劃類文書包括規劃、綱要、計劃、安排等文種。
14.規章類文書特點:(1)內容的規範性是指規章類文書是為了規範特定範圍、特定方麵的
工作、活動、行為而製定的,它是辦事的準則、活動的依據、行為的規範,它對做好工作、
建立正常的秩序和良好的人際關係等有重要保證作用。(2)執行的強製性是指規章製度一經
確定並公布實施,有關人員就必須遵守,不能有特殊例外者,不能任意解釋或變通。(3)製
定的程序性是指規章類文書從草擬、確定到公布實施,應按一定的程序進行。
15.具有目標前瞻性與操作預想性兩大特點的公文文種是計劃。經常使用表格的文種。
16.調查報告的特點:(1)針對性強(2)紀實性強。
17.閉閉幕詞,闡明大會主要精神、總結大會成果、指出會後努力方向的文稿,作用:(1)
總結性(2)激勵性(3)評估性。開幕詞,闡明會議宗旨、說明會議議題和議程、向與會代
表提出希望的書麵文稿,作用:(1)指導性(2)方向性(3)基調性。
18.記錄類文書的特點:(1)內容的紀實性(自始至終要完全忠實於實際情況,不允許隨意
刪減)(2)材料的直接性(材料來源是直接的第一手材料)(3)語言的實錄性(不允許對別
人的發言內容進行加工、整理和修飾)。
19.會議記錄是如實記載有關會議基本情況和主要內容的文書。記錄和整理會議記錄,不僅
可以作為原始材料長期存查,更重要的是為使會議議決事項能在會後得到很好的貫徹執行,
2
並為日後檢查執行情況提供依據。
20.建議類文書一般可分為議案、提案和建議等。企業職代會代表就本單位職工勞保福利問
題,提請職代會大會討論的意見和建議,稱之為職工代表大會的提案。建議是組織、單位或
個人對某項工作、某項活動或某方麵的問題提出建設性的意見、建議時使用的文書。議案是
有議案提出權的機構或人民代表,向同級人民代表大會或其常務委員會,提請審議事項的建
議性公文。
21.公文處理工作的作用包括:(1)助手作用:通過公文的上送下達,使本機關的意圖被有
關人員了解,以利於本機關所擔負的任務的完成。(2)紐帶作用:任何一個機關,都有上下
左右的機關與之發生各種各樣的聯係。(3)查考作用:整理好的歸檔文件將留存在本機關檔
案室中,若幹年後,其中的一部分按規定移交檔案館,作為長期或永久保存,以備日後查考
之用。(4)憑證作用:作為證實簽約雙方曾經許諾和承擔的責任和義務的依據。
22.公文處理工作通過公文的擬製、辦理、管理以及整理歸檔的一係列相互銜接的程序和環
節,構成機關信息運轉與處理的科學流程。
23.文處理工作的特點:(1)政治性,機關的公文的處理直接關係到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
法令法規的貫徹執行。(2)時限性,機關的公文的處理直接關係到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法
令法規的貫徹執行。體現在公文處理工作的每一個具體環節上。(3)機要性,公文處理所涉
及的一些文件的內容具有不同程度的機密性,以及文書工作崗位的重要性。(4)規範性,公
文在形成、辦理、管理和整理歸檔的過程中,必須遵循統一的規範。
24.收文辦理程序有:(1)簽收、拆封與登記;(2)審核、分發和傳閱;(3)擬辦、批辦與
承辦;(4)催辦、查辦與注辦。發文辦理程序有:(1)擬稿、審核與簽發;(2)核發、繕印
與校對;(3)用印、登記與封發。審核、登記屬於收文和發文都有的程序。
25.公文的擬辦是指對來文的處理提出初步意見,供領導人批辦時參考。公文的催辦是指那
些必須辦理答複的文件,根據承辦時限的要求,及時地對文件承辦的情況進行督促和檢查。
經辦人對公文承辦的情況和結果在公文處理單上作簡要說明稱注辦。機關有關部門或人員按
照來文的要求進行具體工作或辦理複文的環節稱為承辦。機關領導人對送批的文件如何處理
提出的意見稱批辦。擬辦是指對來文提出初步處理意見,一般而言,負責提出擬辦意見的是
辦公室負責人。
26.發文辦理指的是以本機關名義製發公文的過程。
27.國家檔案局頒布的《歸檔文件整理規則》,將傳統歸檔文件整理方法\\\"改卷為件\\\",其執行
時間是 2000 年。適用範圍是各級機關、團體和其他社會組織。隻適用於文書檔案及各種紙
質文件材料。出發點是便於文件的保管利用。宗旨是及時整理歸檔。
28.把“件”作為歸檔文件整理基本單位,是從檢索的實際需要及減輕立卷工作量出發的。
29.歸檔文件目錄的內容包括:件號(排列順序號)、責任者、文號、題名、日期、頁數、備
注。歸檔章應設置全宗號、年度、保管期限、件號等必備項,並可以設置機構(問題)等選
擇項。
30.歸檔文件整理步驟:裝訂、分類、排列、編號、編目、裝盒。
高頻知識點★★
1.漢代以前,我國文書的載體材料一般為金石、甲骨、青銅、竹木、縑帛等。
2.“人類有政治之組織,即有法令;有文字之法令,即有公牘”出自《公牘通論》作者是徐
望之。
3.我國最早的一部政治文件彙編本是《尚書》又稱《書經》。
4.1996 年 5 月 3 日中共中央辦公廳正式發布了《中國共產黨機關公文處理條例》,規定了黨
的機關公文文種有 14 種。包括決議、決定、命令(令)、公報、公告、通告、意見、通知、
通報、請示、批複、函、(會議)紀要等。
3
5.公文起草中圍繞發文主旨收集的材料應當具有:(1)真實性(2)典型性(3)適用性和時
效性。
6.命令(令)的特點:(1)權威性(2)指揮性(3)強製性。
7.就行政係統而言,國家最高領導人、國務院及其所屬部委、鄉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
有權發布命令。
8.議案的特點主要有:(1)行文關係及辦理程序的法定性。(2)行文內容的單一性和可行性。
9.議案標題由提議案人、議案內容、文種三部分組成。
10.人民代表向同級人民代表大會提請審議事項的公文文種名稱是議案。
11.決定和決議的共同點:(1)行文關係、類型方麵:下行的指揮型公文。(2)內容方麵:
側重於對重要事項的決策。(3)文字表述方麵:風格一致,要求準確、鮮明、簡潔。決議和
決定的不同在於:(1)形成的程序不完全一樣。決議必須由會議通過,而決定可以由會議做
出,也可以由領導機構在職權範圍內做出。(2)內容的範圍不盡相同。決議多半針對全局性
問題做出決策,決定既可解決全局性問題,也有不少用以解決具體事項。(3)發布形式略有
不同。決議以會議名稱發布,決定也可以會議名稱發布,但多半以機關名稱發布。
12.指揮型的決定,一般由決定理由、決定事項、執行要求三部分組成。
13.於經過會議討論通過重要決策事項的公文是決議。
14.用於對重要問題提出見解和處理辦法的公文文種是意見。 “意見”這一文種屬於黨的機
關法定公文。根據《條例》規定,“意見”適用於對重要問題提出見解和處理辦法。
15.公告和通告的共同特點:(1)發布的公開性(2)事項的重要性(3)操作的嚴肅性。
16.公告、通告的標題的形式:(1)發文單位加事由加文種(2)發文單位加文種(3)事由
加文種(4)隻有文種名稱。
17.機關、團體向公眾宣布重要事項的告知性文件是公告。
18.為嚴肅批評大學英語四級考試舞弊行為,XX 大學校教務處擬下發公文,文種應選用通報。
在一定範圍內表彰先進、批評錯誤、傳達事項的告知性公文是通報。
19.通報的主要特點是周知性和指導性。
20.按照報告內容所涉及的範圍,可將其分為綜合報告、專題報告。按照行文目的的不同,
報告可分為呈報性報告、呈轉性報告。
21.1957 年 10 月 3 日下發的《國務院秘書廳關於對公文名稱和體式問題的幾點意見》,第一
次把“報告”和“請示”分開為兩個文種。
22.政府首腦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屬於綜合報告。
23.請示必須遵守的行文規則包括必須一文一事、可以直接主送領導個人、隻寫一個主送機
關、不得越級請示、主送抄送不得混淆。
24.下級對上級行文需要上級回複的正確文種是請示。隻應有一個主送機關的文種。
25.國家行政機關法定公文文種包括決議、決定、命令(令)、公報、公告、通告、意見、通
知、通報、請示、批複、函、(會議)紀要(記載、傳達會議情況和議定事項的公文)等。
26.“分層展開式”是一種縱式結構,其內容和排列順序通常是這樣的:(1)總體概況(2)
主要成績及做法(3)存在問題(4)經驗教訓(5)今後努力方向。
27.機關團體在實施計劃或完成任務之後,對已做工作進行概括及評估的文書稱總結。
28.總結的主要作用是下情上達和提高自身。
29.調查報告的寫作相關內容:(1)深入細致、客觀公正的查是寫好調查報告的前提。(2)
圍繞問題展示重要的、典型的材料是調查報告的主要任務。(3)調查報告的格式:調查報告
的標題有公文式標題和新聞式標題兩種形式。
30.歡迎詞開頭的寫作內容是用尊稱交代歡迎的對象。開幕詞的開頭寫作通常是稱呼。閉幕
詞的開頭主要是概括總結大會的主要成果。
31.一般說來,各級領導在各種會議上發言時所依據的文稿稱為講話稿。
32.講話類文書的特點:口頭性、直接性、針對性、情感性。
33.大事記是將本機關本部門工作的重大公務活動或重大事件按年、月、日的先後順序進行
如實記載的一種記錄性文書。
34.接待記錄”記錄完畢後,應該交由來訪人確認。
35.簡報在格式上不同於一般公務文書的突出特點是有獨特的報頭。
36.建議類文書的特點:(1)建議性(2)說理性(3)委婉性。
4
37.狹義的公文處理工作的概念,主要是指機關內文書工作人員所承擔的公文的收發、登記、
催辦、整理與保管等方麵的具體工作。
38.內收發的收文登記主要項目應包括:收文順序號、收到日期、來文機關、來文字號、標
題或摘由、密級、份數、承辦單位、簽收人、複文號、歸入卷號、備注等。這些項目中:(1)
來文字號、來文機關、文件標題、密級等項是記載文件的自然特征;(2)其餘各項是收進、
運轉和終結處理的記錄。
39.在發文辦理過程中,通過對文稿的最後審批來體現機關領導人行使職權的重要環節,公
文生效的關鍵性環節是簽發。
40.機關公文處理工作與檔案工作的交接環節是文件的立卷(公文整理)。
中頻知識點★
1.公文別稱——文書、文件。基本含義:(1)公文形成的主體是國家機關及其他社會組織(2)
公文形成的條件是行使職權和實施管理(3)公文是具有法定效力和規範體式的文書(4)公
文是進行公務活動的重要工具。
2.公文形成的主體是國家機關及其他社會組織,這些機關或組織的組建依據是憲法、法律、
章程、決定。
3.我國古代出現體式較為完整的甲骨文書是在商代後期。
4.公文形成的主體是國家機關及其他社會組織。
5.文書一詞,最早見於《新書·過秦(下)》。
6.甲骨文書是我國迄今發現的最早的文書檔案,它產生的時代是商代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