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戰呂布上(1 / 2)

華雄被擒後,守關的李肅連忙派人以書信報告給了董卓。董卓大為震驚,連忙找來李儒商議。李儒說道“現在賊眾新斬華雄,士氣正盛,聲勢浩大。

袁紹是盟主,他叔叔袁槐,現為太傅。倘若裏應外合,深為不便,可先除之。請丞相親領大軍,分撥剿捕。”董卓覺得李儒之言極其有理,於是傳令李傕、郭汜領兵五百,圍住太傅袁隗家,不分老幼,盡皆誅絕,先將袁隗首級去關前號令。

董卓自己則親自率領大軍二十萬,分為兩路而來:一路先令李傕、郭汜引兵五萬,把住汜水關,不要廝殺;董卓自帶兵十五萬,會同李儒、呂布、樊稠、張濟等守虎牢關。虎牢關離洛陽五十裏。軍馬到關,卓令呂布領三萬軍,去關前紥住大寨。卓自在關上屯住。

袁紹知道自己叔叔一家全被殺了後,痛哭流涕,悲痛欲絕,這時正好收到孫堅已經繞到了汜水關的背後於是立馬下令其餘強攻汜水關。

把敵人都引到他們這邊來,讓孫堅在背後進攻,打破汜水關。戰爭很快就打響了,這次的討董之戰因為有劉備的強勢加盟比曆史上打的好多了,起碼現在汜水關拿下來了,雖然讓李肅這個家夥跑了。但也不影響大局。

在汜水關休養了幾天後,大軍就開拔了,向著有董卓和呂布虎牢關而去。

十二月初,各諸侯在虎牢關十裏外安營紮寨,雙方兵馬人數不相上下,盟軍二十三萬,董卓大軍少說也有十七、八萬左右,但在於有虎牢關這道關卡在,盟軍就算在多的兵馬也難以攻下董卓所在的虎牢關。

雙方就這樣僵持幾天,終於在三天之後,董卓大軍整頓出虎牢關,聲勢浩大。

“這群盟軍簡直就是烏合之眾,數十萬大軍到虎牢,居然不敢攻城,躲在十裏外安營紮寨不出,簡直是笑掉大牙。”董卓一身全副武裝,站立在馬車之上,向盟軍大寨飛快移動。

“主公,不管盟主是否烏合之眾,但我等不可掉以輕心,主公可不要忘記汜水關被攻破之事,而且盟軍之中還有袁紹、劉備、曹操等人。”李儒怕董卓掉以輕心,忙提醒道。

“哼!不說還好,一說這曹操,老夫就生氣,這次我就讓他有去無回。”董卓一聽李儒說起曹操,一下子變得怒氣衝天,一字字都是咬牙切齒。

“義父,此處靠山正是個埋伏的好地方,盟軍大寨以在不遠之處,還是讓孩兒前去會一會這幫烏合之眾,在將其引入此山道之中,一舉將其殲滅。”

“哈哈哈,好,我兒奉先真有大將之才,不但膽識過人,行軍打仗也是有一手。這樣吧,你就率千員西涼騎兵前去吧。”站立在馬車上的董卓聽呂布一說,大肆笑道。

呂布一手緊握馬韁,一手緊握方天畫戟“無需千騎,對付區區烏合諸侯等人,兒隻需有方天畫戟和赤兔馬即可。”呂布雙腳一拍,策馬朝三裏外的盟軍大寨奔跑而去。

“主公,奉先雖是武勇,但各諸侯兵馬也不少,其劉備手下炎峰就不在奉先之下,我看………….。”李儒忙開口說道。

“嗯,言之有理。張遼、高順、成廉、魏續聽令,你四人速帶三千騎兵跟隨溫侯。”呂布可以說是董卓的護身符,要是他出什麼危險,他董卓也會不安。

“遵命。”四將領命帶著三千騎兵緊追呂布身後,三裏路的距離對於騎兵而言是轉眼間的事情。

關東盟軍大寨之中,眾十三路諸侯坐立兩側,各自商議如何攻打虎牢關之事。“諸位,諸位不知都有何想法,不妨說出來讓大家思考思考。虎牢關不被攻打下,那我軍前進腳步也到此為止,此次若無法攻打破此缺口,這洛陽之行就難以到達,我十九路盟軍將會成為天下一大笑柄。”

“盟主你多慮了,不就是虎牢關嗎?今夜我隻需五萬大軍,定能一舉攻破此關卡,並且提董卓首級而來。”坐立一邊的張楊忙站起來大聲說道。

張楊的話語,讓一邊對地勢和行軍打仗了解的諸侯而言,是不屑而過,袁紹更是搖頭不已。“張太守可真厲害啊,用五萬大軍就像夜襲虎牢關,馬某真是佩服佩服。”馬騰雙手拱拳,一臉的似笑非笑。

“馬騰,你……………..。”

“諸位不必為此小事而斤斤計較,張太守也是一心為攻打虎牢關而言。但想破虎牢關不是輕而易舉之事。虎牢關南連嵩嶽,北瀕黃河,山嶺交錯,自成天險。大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自古春秋之期,虎牢關就已是各兵家必爭之地。就靠眼前兵力,還是難以攻破。”炎峰走出來,朝著眾人拱拱手,開口言語道。

“那不知亞綸可有良策拿下虎牢關。”袁紹忙開口問道。(自從炎峰生擒華雄後,在盟軍裏就有他一席位置了)。

炎峰搖搖頭“暫時還是沒有辦法,但董卓既然親征而出,那就證明他很想消滅關東盟軍來給自己立威,我看,無需我軍出動,董軍自己會先來找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