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諾比烏斯環2(1 / 2)

“那天,她在公交車上睡著了,坐過了站,我們一起下了車……”

——《燈塔綜合症 * 秋子巷》

八點四十,放學鈴響起。

知蟬匆匆收拾好書包,希望能趕上最後一班公交車。然而,剛出校門口,想起來自己的小手機忘在了課桌抽屜裏。

她一路小跑到教室,上氣不接下氣地拿回手機。

本以為教室漆黑一片,人都走光了,轉頭卻看見一個瘦瘦高高的人影……

她有些害怕,速度飛快地離開了教室。

錯過了末班車,她不得不花二十多分鍾走回去。暖黃色燈光將她的影子拉長又變短,細碎樹影斑駁,街道兩旁的居民樓時不時傳來嘩嘩水流聲,幾句謾罵,幾聲咳嗽,小孩啼哭。路上偶爾車輛來往,流浪狗三兩隻……

一切與她的家鄉不一樣。她想起夜晚海水漲潮時浪花拍擊岸堤的聲音,想起夜空繁星點點,想起……

到了沈阿姨家,阿姨已經為她收拾好了房間,在廚房給她煮蛋羹。

沈阿姨四十歲左右,是母親的閨蜜,一直關心保護著知蟬,算是知蟬的媽媽吧。

沈阿姨和母親走了截然不同的兩條道路:母親在高中認識了父親,高中畢業後就結了婚,生下知蟬後便留在了小鎮裏當家庭主婦,沒再工作過,六年前不幸因一場車禍去世;沈阿姨考上了A城的師範大學,畢業後來了縣城的縣中當英語老師,沒有結婚,而是收養了福利院的一個小男孩。

阿姨在知蟬母親去世後想把年幼的知蟬接到縣城來住,畢竟這裏生活條件比小城鎮稍微好些,但是知蟬外婆始終不同意。直到知蟬的父親沒有了音訊,也沒再給知蟬和外婆生活費,外婆意識到自己的身體也漸漸吃不消了,才答應了阿姨。

初中的知蟬清楚自己必須考上縣城的高中才有出路,才有見識外麵世界的可能,於是漸漸地放下了複雜的人際關係,越來越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這樣的方式確實讓她更專注於學習,卻使她脫離了同學圈子,格格不入,性格也變得內向沉默……

沈阿姨開導知蟬,其實她從前和知蟬很像,是班上的透明人,也很難融入一些圈子。她有她自己獨特而豐富的內心世界,也更加清楚自己想要過怎樣的生活……

沈阿姨對於知蟬來說不僅僅像親人,更像是引路人,教會她愛自己、愛別人……

知蟬把海浪藏進夢裏,擁抱她未曾想象過新的生活……

星期一總是那麼令人難熬,開學典禮一如既往的無聊。一些同學很快就形成了小圈子,在隊伍裏聊著各種話題。

一個人走路,一個人吃飯,一個人在走廊背書……

孤獨,必須忍受的……

蟬卵棲於土中多年,經過5次蛻皮,才成熟……

而秋天,蟬鳴漸止。

知蟬在晚自習放學前提前收拾了書包,將搞不懂的數學、物理和化學作業統統裝了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