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莫向荷花深處去(1 / 2)

琉蓮城中一家鋪子裏,秦姝妤正在選新的屏風。昨日夫君才昭文喝的爛醉回了家就耍酒瘋,把房中的屏風砸的稀爛,秦姝妤在拉扯中也被他踹了一腳,現在肚子還痛著。

“少夫人,您看這個怎麼樣?”丫鬟蕉嬌指著一扇屏風說道。

秦姝妤順著蕉嬌所指的方向看到一扇琉璃琺琅屏風,屏風上是一幅荷花鴛鴦圖,空白處有幾行詩。

“采蓮時節懶勻妝,月到波心發棹忙。莫向荷花深處去,荷花深處有鴛鴦。”

“鴛鴦尚能成雙對,我還不如這屏上鴛鴦。”秦姝妤看著這鴛鴦不禁聯想起自身來。

“少夫人,少爺昨夜許是喝多了,傷了少夫人大概是無心之失,今早少爺酒醒後特意去庫房取了一支老山參,還囑咐奴婢給您燉個湯補一補呢!”蕉嬌看著有些憔悴的少夫人,想著說點寬慰的話能解少夫人心結。

但蕉嬌不知道秦姝妤的心結又豈止是那踹在身上的一腳,又何止是一支人參一碗湯就能化解。

“就這個吧,蕉嬌去付錢吧。”秦姝妤此時也沒有了繼續挑選的心情,想到自己的夫君便覺得心裏堵得慌。

走出鋪子的秦姝妤吩咐蕉嬌送屏風回家,自己則獨自來到風滿樓上了三樓,點了一壺茶和幾樣點心。

這風滿樓名字就取自山雨欲來風滿樓,處在琉蓮城邊,與琉蓮城最大的湖百澧湖僅隔著一條大路。三樓不設雅間屏風等遮擋物,隻在窗邊擺幾張桌子,可觀山賞水,風雨天坐在三樓大風穿堂而過,更添狂放不羈之意,深受文人墨客喜愛。

此時秦姝妤坐在窗邊滿懷愁緒,她不知道為何他們夫妻二人突然就變成了這樣,思緒漸漸飄遠。

秦姝妤出身書香世家,家中上麵還有一位兄長名書珩。她雖是家中唯一的女兒,但卻並未嬌慣著長大,哥哥學什麼她就也得學什麼,父兄談論文章也會問她看法,她總能另辟蹊徑切中要害,可以說她就是所謂的明明可以靠顏值但偏偏就還很有才華。

而才昭文祖上也是書香門第,直到他父親偏偏做不來文章,倒是經商上有些頭腦,家中便開始了經商之路。他祖父和秦姝妤的祖父是一同參加鄉試的好友,當年還約定日後有兒子女兒定要結個親家,結果二人都隻得了個兒子,就改約定日後有了孫子孫女定要結秦晉之好。

後來秦家遠赴他地做官,漸漸沒了聯係,以為當年的話成戲言,可才家希望才昭文繼續走讀書的路,又聽聞秦姝妤的父親如今有許多學生在朝中任職,便想起昔日兩家的交情,就生出了一些想法。才家有生意在秦家住的玉梨城附近的琉蓮城,便把生意重心漸漸轉移到了琉蓮城,接著就舉家搬遷到了此處置了宅子安了家。

一日秦父來琉蓮城參加學生孩子的百日宴,秦姝妤央求跟來,保證隻在城裏逛逛看看百澧湖,秦父拗她不過就答應了。

就是這日她遇到了才昭文,二人的初遇就是在這風滿樓。秦姝妤聽說風滿樓三樓是品茶觀景的最佳去處,便帶著蕉嬌進了風滿樓。在三樓看到一些人圍著看一篇文章,她也湊上去看,大家都誇這文章寫得好,隻有她拿起文章搖著頭說避重就輕空有詞藻。大家笑她閨中女子婦道人家,隻長頭發沒長腦瓜。

就是這時才昭文擋在了她麵前,擋住了一根根指著她的手指,隻聽他說“眾位知書也需達理,允許不同聲音的存在,否則無異於管中窺豹。”

後來才知那華彩的文章竟是他所寫,聽了她的評價不氣不惱還能反過來維護她,君子也!

山雨忽至,她長發飄飄,他衣袂飄飄,二人相視一笑,穿過周遭混亂的一切跑進了雨裏,她在跑,他在笑,隻剩蕉嬌在一旁惱。

少年時的愛戀就是這樣簡單。待回家後,秦姝妤一邊發著燒吃著苦藥,一邊傻傻的笑,家人都道腦袋燒壞了,她卻說她找到意中人了,大家都笑她不知羞不害臊。

秦家一查竟是昔日至交,看來天定的緣分一切注定了,兩家便又開始有了往來,二人也有了更多接觸的機會。

青鳥傳信訴衷腸感離殤,秦家杏眼桃腮嬌小姐,才家劍眉星目少年郎,可真是一對璧人羨煞旁人。

一年後,三書六禮,十裏紅妝。一張錦被兩人床,君來挽發畫眉,妾來紅袖添香。

再半年後,兩張錦被兩間房,君去讀書妾來管賬。

又一年後,兩張錦被一張床,妾向君來君向牆,淚濕舊時裳。

兩年時間他就不是風滿樓那個跟著她跑進雨裏的少年郎了,她想不明白原本滿心滿眼都是她的夫君,現如今竟會醉酒發瘋踹她,那一腳踹的不是她的肚子踹的是她的心。她這兩年因為肚子一直沒動靜,遭受著來自婆婆的不滿,可是為何沒動靜作為夫君的才昭文應該是最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