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回 籌款娶妻(2 / 2)

婚姻當事人情投意合,周老爺子大喜,與劉父正商議二人的婚事。

忽然,周家小妾喊著老爺從偏房出來。

出於禮貌,王藥師起身向周家小妾施禮。周家小妾看也不看王藥師。王藥師心裏那個氣啊,但讓他不安的不是周家小妾的不搭理,而是這個賤婦出現絕對沒有好事,恐怕是要拆王藥師與周玉青的婚姻。果不然其然,周家小妾不讚成二人婚事。

周老爺子不高興,道:“夫人,寧拆十座廟,不毀一樁婚。”

周家小妾本打算向王藥師的人品潑髒水的,但見周老爺子嫁女意決。潑髒水於事無補,便道:“既然老爺意已決,妾身也沒什麼好說的。妾身雖不是玉青親生娘,但妾身早已將其視為親生女兒。我們周府在此地小有聲望,嫁女之事,勢必轟動地方,禮金千萬佩得上我周府大富人家,婚事也要辦得風風光光,否則有損周府聲望,辱沒了我女兒。”

劉父聞言眉頭緊鎖。周家小妾說得在情在理,周老爺子點頭稱是(周老爺子還不知道劉家已經揭不開鍋了,哪裏還拿得出禮金)。

周家小妾繼續道:“這就是作為娘最後的要求,若做不到,妾身絕不罷休。”

劉父聞言,一言不發。

王藥師起身道:“夫人說得是,玉青是周家二千金,婚事上絕不能讓外人笑話。”

周老爺子笑道:“玄德快人快語,兩家就要成為一家人了,禮金的事心意到了就行。”

周家小妾不讚同,道:“老爺,婚姻大事豈可如此就行?含辛茹苦將女兒養大,最後成為人家的人,養頭豬還能賣幾十兩呢?”

周家小妾竟然將養女與養豬相提並論,周老爺子聞言,大怒,道:“閉嘴。”

周家小妾道:“老爺息怒,妾身隻是打個比方,周家大富人家,總不能比不過尋常百姓之家吧?”

周老爺子聞言點頭,向劉父道:“劉兄恕罪,賤內無禮,但也說得在情在理。你看禮金的事?”

劉父吞吞吐吐:“這個…這個…這個,要等回去,和賤內商議。”

王藥師起身道:“這個好商量,但不知夫人要多少禮金?”

“我周府在地方也算豪門,你們劉家是皇室,也算門當戶對,一百兩的禮金也算能顯示兩家的身份地位。”

劉父聽得頭都大了,王藥師卻爽快地答應。約好了十日之後,請媒婆登府下聘禮。

父子倆拜辭了周府,劉父仍在一百兩銀子焦急。回到家中,劉母便迫不及待問事情進展情況,劉父一五一十詳說了一遍。劉母聽完,也跟著劉父為一百兩銀子焦急。這劉家都揭不開鍋,上哪裏去拿出一百兩銀子。

王藥師自信滿滿地要劉父劉母寬心,他有辦法在十天之內拿出一百兩銀子。

劉父劉母聞言將信將疑。相信是因為劉備從未騙過他們,懷疑則是因為這一百兩銀子可不是一筆小數目,普通家人如何拿得出。二老急問銀子出處,王藥師笑而不答,隻說自有妙計,讓劉父劉母放寬心。

劉父劉母哪能寬心,開始是為籌不齊一百銀兩子著急,如今是為王藥師是怎樣去籌銀而心裏不安。一百兩銀子,這個天大的數字,他們實在想不出:在這麼短時間王藥師從何處籌齊一百兩銀子。會不會是去打家劫舍?除此之外還能有什麼途徑在這麼短時間裏籌齊一百兩呢?二老聯想到王藥師被捕的那晚上,周家小妾一口咬定王藥師與魯幫之人同夥,為此,王藥師被關入大牢。難道周家小妾沒有誣陷王藥師,王藥師真得是魯幫之人的同夥?如果是真的話,那可真是家門不幸,堂堂大漢皇室竟出了個強盜。若此事傳到宮中,皇上必定殺了王藥師,以敬祖宗。劉父身為生父也將難辭其咎,輕則打入天牢,重則逐出皇室祖譜。

劉父劉母放不下心,他們再三告誡王藥師,不義之財,劉家便是窮得餓死也不去取。

王藥師很快明白劉父劉母的意思,他心裏感到委屈,被周家小妾誣陷,現在連劉父劉母也開始懷疑他了。他向劉父劉母保證絕不會做不義之事取不義之財。王藥師的信誓旦旦一定程度上打消了劉父劉母的憂慮。但二老終是不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