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天敬兒和誠兒出去了半天了還沒回來,歡沁的心都提起來了,這兩個孩子還這麼小,雖然說人挺機靈,但不會遇見什麼事了吧?一直到午飯時間都過了,門外突然傳來幾個人的腳步聲,歡沁用那條薄布捂住頭臉準備出去看看,還沒等她出去就聽見了敬兒歡快的聲音:“謝謝你們,放到這裏就好,請喝杯水再走。”有個成年人的聲音說:“小郎君不必客氣,我們就走了。”
等腳步聲漸漸遠去歡沁才推開門看,赫!這地上放著一整頭野豬啊,這哪裏來的?敬兒高興的對歡沁說:“娘,早上我和誠兒去看我們設的小陷阱,結果遇見了那些守衛,他們從山上下來打了好幾頭野豬,說是吃不完送我們一頭。”歡沁很是高興,看來他們冬天的口糧是絕對夠了。
歡沁本來就沒幹過這種粗活,這麼一整頭野豬讓她很是費力,敬兒和誠兒見狀也來幫忙,歡沁才發現兒子的力氣原來是很大的,尤其是誠兒,小小年紀居然比敬兒的力氣還要大些。即使有他們兩個的幫忙也一直弄了整整一天才算是差不多弄完。內髒這些被她弄成鹵菜冰凍著,等過年再吃,有錢沒有過年總得吃點好的吧。大骨頭直接加了幹蘑菇煮成骨頭湯。
肉和排骨這些還是被她弄成臘肉、臘排骨掛起來風幹。這裏的氣候比他們原先住的村子要幹燥些,差不多一星期左右這些肉就可以吃了。歡沁讓敬兒給那些送他們野豬的人送了一大塊臘排骨、一塊臘肉過去,人家送東西給他們,她也不能裝作不知道不是?還另外給那個又聾又啞的老大爺送了一塊去,快過節了這麼個老人家估計日子也過的緊吧,雖然平時不來往,但大家都是可憐人,互相照應下吧。
又過了一個多月天已經很冷了,也時不時的會下雪,歡沁不再讓敬兒他們上山了,雖然說是這山上沒有什麼大型野獸,但是難保冬季有下山來尋覓吃食的野獸,千萬不要傷了孩子才好。
閑下來後歡沁就將前段時間收集的鴨絨毛漂幹淨,將這些絨毛放進敬兒和誠兒的小棉襖裏麵,雖然收集的鴨絨還很少,但是敬兒他們卻說暖和了許多。這時代沒有什麼專門裝鴨絨的羽絨服料子,敬兒他們雖然暖和了,但身上時不時要有鴨絨冒出來。隔了幾日就有守衛送了兩件棉衣給敬兒。敬兒拿回來困惑的對歡沁說:“娘,守衛大叔歎著氣說落翅的鳳凰不如雞,我聽著是說我們,我們很像雞嗎?”
歡沁哭笑不得,這些人肯定是以為他們窮的連件棉衣都給孩子穿不起了,也不知道這樣傳出去這楊坤煦的臉得丟多少。但是他們已經苦成這樣了,他不過是丟臉,想必也沒啥的。很快的,歡沁將楊坤煦會有的想法丟到了腦後。
王勇又來過幾次,每次都給歡沁帶來一些平兒的消息,知道歡沁渴望知道大兒子的消息,每次他都想盡量多講一些。但是沒辦法,他就是個不得勢的小太監,知道的消息也不知道是七轉八繞多少道才到他這裏的,說來說去也就是那麼一點點。不過歡沁已經夠欣慰的了,因為她得到了最重要的信息,那就是平兒的表現並不突出,在所有的皇族子弟中隻能算是中等的。王勇還不好意思對歡沁講,其實歡沁很欣慰,現在表現的好恐怕才是兒子的催命符吧?看來這個孩子在皇家這個大環境下迅速成長了。
臨近年關,王勇給歡沁帶來了一封平兒寫的信,裏麵沒有寫什麼隱秘的內容,估計平兒也是怕這封信落到有心人手中。歡沁讓敬兒念給她聽,敬兒一打開就有些不高興,說是哥哥怎麼叫娘是小娘?歡沁不以為意的摸摸兩個兒子的頭,對他們說如果有機會在別人麵前提到她也得叫小娘的,沒關係,心裏知道是親生的娘就夠了。還笑稱畢竟日後她還是得靠他們養活的,他們在心裏認她就好,敬兒大叫著怎麼會不認娘,誠兒隻是緊緊依偎著她,告訴她,一定會永遠和娘在一起。歡沁欣慰的直點頭。
歡沁將以前用過的比較耐磨又軟和的布做了幾副鞋墊讓王勇給平兒帶去,冬天估計會很冷,他以前腳就起過凍瘡,一定得保暖才是。說實話其它東西她也送不起,做鞋墊還是跟以前張大嫂學的,歡沁有些慶幸不是一穿越就到了目前這狀況,起碼有了幾年農村生活的鋪墊讓她對艱苦條件的耐受力都提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