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隊人馬已經直接來到了劉繇之地。
此時雨風知道不能與太史慈戰鬥,難免有些遺憾,但又想到不久大哥又會多幾員大將,便轉憂為喜。
兵到之時,孫策出馬,張英破口大罵,雨風和趙雲都爭著要上,可黃蓋道:“小夥子,這個機會讓給我來!”於是提刀衝出與張英戰在一起,戰不數合,忽聽張英軍後部打亂,雨風知道周泰,蔣欽來降了,立刻對孫策說:“恭喜伯符,又有生力軍到來!”
眾人一聽俱是一頭霧水,我們在此隻有敵人何來生力?
果然,沒多一會周泰和蔣欽二人衝出,二人俱是來投,更帶兵士三百餘人,並收得牛渚邸閣糧食,武器,還有四千多降卒。
孫策到了嶺北安下營寨後,問當地農民“這裏有漢光武廟嗎?”農民回答說:“山嶺之上便有!”“我夢見光武帝召見我,我應當去祈禱。”張昭道:“不可啊!嶺南乃劉繇之地,若有伏兵怎麼辦?”“有神人保佑我,有什麼好怕的!”孫策說,“大哥此行必有意想不到的收獲!”雨風再次說話。“三將軍!此話怎講?”張昭問道,“對呀,二弟何出此言?”孫策也很疑惑,此時周瑜對王雨風隻能用深不可測四個字來形容。雨風哈哈大笑:“到時便知!”
遂帶領趙雲,程普,黃蓋,周泰,韓當等共十四騎,到了光武帝廟上完想拜完禮後,說:“我想去看看劉繇的營寨!”眾人都認為不可,但趙雲知道以大哥的脾氣是不回從的,自己應該保護好大哥才是最重要的!
看了好半天終於決定走了,正行間,兩匹馬衝出,喝道:“哪個是孫策?”孫策問道:“你是何人?”“某乃東萊太史慈,特來捉孫策!”太史慈叫道。
卻說此時周瑜,王雨風,司馬宮何在呢?
三人不謀而和,當務之急是先拿下曲阿救回孫策家人。
“你兩人來捉我一個人,我若怕你就不是孫伯符。”孫策說道,太史慈一聽,心中不忿當即說:“就是你眾人一齊上我也不怕你。”縱馬直取孫策,趙雲聽後氣不打一處來,正欲上去,卻被程普攔住。
兩人鬥了半天,也不見有勝負,太史慈心想:定要將此人引一程!以免就算打贏了其餘十三人又把他救走,趙雲哪能不知道他在想什麼,立刻追上去。
隻見兩人鬥在一起,太史慈拿著孫策的頭盔,孫策拿著太史慈的短戟。
忽然身後劉繇引千人前來,與那十三殺在一處,忽然暴雨來到,各自收兵。
第二天,孫策來到劉繇營寨前,劉繇也帶兵出現,孫策說:“太史慈,你要不是跑得快已經被我捉住了!”太史慈那肯退讓,將那日搶來得頭盔舉在手裏大叫:“孫策的頭在此。”於是出列,準備和孫策分個勝負!孫策也欲出,程普說:“主公此人……”話未說完,趙雲道:“大哥,讓我來會會此人。”趙雲因當時,太史慈說人多亦不怕時,有三分敬佩七分怒氣,想與此人分個勝負,於是拍馬衝出,太史慈一見不時孫策,說道:“快快退下,你不是我的對手,快叫孫伯符出來。”趙雲一聽,綽槍直取太史慈,鬥了二十回合,太史慈自感竟有些抵擋不住,心中一驚,彼方竟有如此猛將,大家漸看到太史慈落於下風,忽然劉繇鳴金收兵,
太史慈以為劉繇是擔心他的安危才鳴金收兵,劉繇一見太史慈說:“有人報周瑜襲擊曲阿,有廬江陳武接應,吾基業已失不可久留。”
趙雲因為有雨風大哥的叮囑:“我們襲擊曲阿以後,張子布定然會叫劫寨,在牛渚定會有人暗算大哥,你當謹記,不要讓大哥受傷。”
趙雲一向對這個雨風大哥的話是言聽計從,知道大哥的話有他自己的道理。
追至牛渚,孫策問劉繇:“我都打到了這裏,你還不投降?”於糜立馬衝上,剛一交手,不幾合便被孫策生擒,正會間,樊能從後偷襲,趙雲見狀立喝:“大哥,有人偷襲!”孫策回頭忽見樊能,大聲一喝,竟將他活活嚇死,這也是“小霸王”頭銜的由來了。
此役劉繇打敗,後投劉表去了。
一路上趙雲一直不敢有瀉慢,忽一冷箭射來,趙雲提槍一揮,孫策躲過了這一劫,箭射在了馬身上,那馬立刻翻到,卻也驚了眾人,立刻救起孫策回營,此時趙雲說:“不如將計就計,說大哥已死,軍中舉哀,敵人見狀定以為大哥身故,敵人定會偷襲,我們再設下伏兵,將敵全殲。”於是軍中舉哀。
薛禮知道孫策已死的消息後連夜起兵,讓張英出城追擊,忽然伏兵四起,孫策一馬當先喝道:“孫伯符在此!”張英拔馬便回,被趙雲衝出一槍刺於馬下。
策入秣陵,安輯居民;移兵涇縣來捉太史慈……
太史慈知孫策禮遇遂降。
孫策聚數萬之眾下江東,安民恤眾。又有無數的人來投靠。江東之民皆稱呼他為“孫郎”,稱周瑜為“周郎”,稱趙雲為“趙郎”,
有人稱孫策為“小霸王”,周瑜為“美周郎”,王雨風為“天傑”,趙雲為“天將”,司馬宮為“聖才”合稱“江東五英”
自此五人在各地名聲大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