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跟老方又閑聊了一會兒,我看老方精神不是很好,估計這幾天來一直都沒有好好休息過,便跟馬叔打了個招呼,帶著老方回到了二伯家,剛進門正好碰到二伯要往外走。二伯見我們回家了,笑道:“正好,我正準備開車去接你們呢。”
“怎麼二伯,還有什麼事啊?”
二伯點頭道:“嗯,你爺爺有事說,走吧,先進屋再說。”
二伯帶著我們到了地下室,爺爺已經等在那裏了,見老方到了,先客套了幾句,就直接進入了正題。
“老六,咱們家從祖輩傳到了現在,連我都不知道傳了多少年了,在這麼多年裏,一直都有個規矩,叫做“一堂不過四代,四代不過九人”,意思就是說,我們家最多能出現四世同堂,不能出現五世同堂的現象,而且,四代裏麵同時有資格(也就是姓名是帶偶數的)幹這行的不能超過九個人,也就是說,我們老楊家最多出現楊十九這個名字,不可能出現楊二十以上的名字。”
我聽了有些發愣,爺爺沒事說這些幹什麼,難道這跟我們這次的行程有什麼關係麼?我剛想問,爺爺一擺手示意我不要打斷他,繼續說道:“其實,在古時候人活的歲數都不長,出現四世同堂的現象都很少,更別說什麼五世同堂了,不過四代不過九人這個規矩就不那麼好辦了,在以前經常會出現四代裏麵,名字裏帶偶數的超過九個人的現象,你知道我們祖上是怎麼處理的麼?”
“不會是不讓生下來吧?”我有些奇怪的說道。
爺爺搖頭道:“不是,生還是要生下來的,而且不但生下來,還照樣養大,不過這個人就不能再跟著我們的姓了,到了十八歲還要分出去自立門戶,自此就不再算是我們老楊家的人了。”
“還有這樣的事?那分出去的人都改成什麼姓了?”
爺爺似乎有些為難,過了一會兒才說道:“分出去的人仍然按照奇數和偶數改成了兩個姓氏,奇數的人就改姓木,偶數的人就改姓易,正好是把我們楊字拆開來。”
我到這時還沒明白爺爺說這些到底是什麼意思,不過老方聽到這裏臉色已經變了,沉聲說道:“剛才我們見過的聖教兩大護法,正好是一個姓易,一個姓木!”
我登時明白了,滿臉驚疑的看著爺爺,問道:“怎麼會這樣?難道他們是我們老楊家分出去的人?”
爺爺搖頭道:“這一點很難說了,也許不過是碰巧罷了。他們都是活了上千年的人了,我們老楊家有沒有這麼久的曆史就很難說了。”
事情竟然再次出現了波折,真沒想到,本來我以為我們一家與現在這件事是完全無關的,沒想到竟然會出現這樣的情況,那聖教的兩個護法竟有可能跟我們是同族人!而且,我估計這個可能性還真的不小,木姓和易姓都不是常見的姓氏,現在同時出現兩個這樣姓氏的人,而且是屬於同一個教派的對稱職位,要說是巧合,那幾率真是也不大。
老方這時說道:“那老爺子你是什麼意思?”
爺爺有些艱難的說道:“畢竟我們有可能是同一個家族的人,所以,以後如果不是逼不得已,還請方先生不要趕盡殺絕了。”
老方點頭道:“這一點老爺子放心,隻要他們不把我逼到絕路上,我不會對他們下手的。”
二伯聽了卻是一皺眉,沉聲道:“就算是有可能是我們家族的又能怎麼樣?這都是上千年前的事了,跟我們現在又有什麼關係?這樣畏首畏尾,反倒讓他們覺得我們怕了,要我說,根本不用顧慮這麼多,該怎麼做就怎麼做!”
爺爺聽了搖著頭歎了一口氣,卻也沒說什麼,直接上去了。二伯猛的拍了一下座子,把我嚇了一跳,以為他要講什麼狠話,哪知他自己發了一下狠,也沒說出話來,也搖著頭上去了,地下室裏一時就剩下我和老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