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淩取昨日製作皮革時脫落的毛發用砂漿粘住底部,然後用繩索捆綁做成刷子,調製石灰水當做塗料刷牆,鄭淩調製了一缸石灰水,用刷子刷了磚屋內外讓屋子變成令人舒心的白色。
這一天之後的時間就是製作大量籬笆圍住鄭淩自己規劃的領地,包括他的屋子還有菜園以及一大片“未開發區域”。
又是新的一天,鄭淩用木材製作了原始紡錘和織布機,織布機由高矮兩個木架和一個可上下移動的木棍組成,鄭淩把它做的盡量大用來製作更大麵積的整塊麻布。而麻布的材料線麻則需要浸泡曬幹後才能搓絲織布,要湊齊織布的數量要花費很多時間。這幾周鄭淩可以邊摸魚邊處理這些原始紡織材料,順便好好研究一下原始廚藝,好吃好喝放鬆身心。
未來的幾周內,鄭淩就早上將線麻拆成片泡水,下午就撈上來撕成絲曬幹,雨天就放柴房裏防雨。中間的時間裏就開始花樣做飯,用完齒獸脂肪煉出的“豬”油炒野菜,炒肉幹碎,煮菜湯,把之前沒用的骨頭拿出來煮骨湯吃骨髓,泡果葉茶等等,愣是吃出了葷素搭配和營養均衡。
幾周過後,鄭淩的身體素質經過長期的飲食調節和勞動健身變得更加健康,相比剛穿越隻能吃果子的日子,體力和力氣明顯強了不少,也到了紡織麻布的時候了,鄭淩取了放在柴房的眾多麻捆中的一捆,撕細曬幹的線麻已經變得很蓬鬆,很輕鬆就能搓成一根而且不易斷裂,鄭淩將整個麻捆都搓成麻絲,將麻絲平行捆在原始織布機兩端和上下移動的木棍上形成2排上下有夾角的絲網,然後再拿出紡錘捆上一大一摞麻絲垂直於絲網穿過,然後拉上木棍,再用紡錘帶著絲反向穿過,如此往複運動後麻絲會層層交疊成一個麵,最後形成一整塊麻布。
鄭淩花了一整天才織出一張整布,原始的織布機效率還是太低了,但是這麼大一張布目前也足夠做衣裳和其他物品了,鄭淩準備將這張麻布做成貼身衣物,外麵可以套一層皮衣,可以拿之前處理好的厚獸皮製作皮甲,或者找機會狩獵鹿製作帶絨毛的毛皮衣,這也是為取暖做準備,鄭淩可不想冬天隻靠燒柴和捆幹草狼狽度日,而且,不去狩獵簡直浪費了荒藍星的優越條件!
何況還有肉吃!
鄭淩接下來幾天就安心做衣服和皮甲皮具,為狩獵和遠行做準備,工具也該升級了,雖然還是石器,但是更好的技藝會帶來很大的提升!
要製作麻布衣首先就需要穿針引線,而針的材料已經有了,就是動物的骨頭,隻需取一塊小骨打磨鑽孔就能製作成一根骨針,然而打磨是個體力活,鄭淩用石頭打磨了很久加上弓鑽鑽孔花費數小時才做出一根骨針,隨後便是線,用多根麻絲交叉纏繞成麻線,穿入骨針備用。鄭淩用石灰粉標記了裁剪範圍,按照長袖衣和長褲的樣式裁剪布料,衣服多留布料當做衣襟,以便像古人那樣疊壓成右衽不易漏風,用鋒利的石刀慢慢裁剪下布料,然後用麻線細密縫製成衣褲,褲腰處打洞穿線做成腰帶,衣服左襟和右腰做綁繩用來係衣,衣褲算是做完了,鄭淩換上了新衣,雖然不如現代衣褲麵料,但是以後穿越前的衣褲必定會壞,還不如在做出麻布衣後直接退役當做收藏,早早穿上麻布衣也能更加適應這個世界。
鄭淩穿上麻布衣褲,低頭看了看自己,棕色的麻布衣加上沒怎麼刮的胡子,估計遠遠看上去就是一個古人。
“還是找個時候對著湖水刮一下胡子吧......”
鄭淩當時這麼想著。
皮甲的製作則需要更多的小心,鄭淩有很多的方案,他選擇先製作臂甲和整片胸甲作為基礎防護,他用石灰粉畫了形狀,用石刀慢慢切割皮革,皮革很厚很有韌性,切割了好久才一整塊切割下來,兩大塊用來防護前胸和後背,兩小塊用來卷成筒裝防護手臂,主體就用從皮革邊沿切割的皮繩來連接捆綁。最終形成一個背心皮甲和小臂護手,穿脫很方便,也不妨礙運動。
隨後鄭淩還陸陸續續打製加磨製了許多燧石箭頭,製作了非常多的箭矢,還細心製作了新弓,將長矛捆上麻線防滑,打磨矛頭,製作更加精致鋒利的石斧、石刀,換上形狀規整,綁上麻線防滑的手柄,製作完這一切,鄭淩就準備好遠行狩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