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交流雖然沒有意義但是能夠緩解人們的緊張,人是社會動物,沒有交流溝通的環境就會死去,這個遊戲的設計者估計也是考慮到了這一點才會提供區域頻道供人交流。”
鄭淩粗看了一點如此想道,關閉公頻聊天點開了指導手冊。
其中隻有一個項目:關於這個世界
鄭淩點擊打開,閱讀起來:
這個世界名為荒藍星,其地表麵積為地球的10萬倍,平均重力與地球相同,資源豐饒程度遠超地球,穿越到荒藍星的玩家會被按照1km往上的間隔分布在世界各地,在此生存遊戲內科技與文明發展也會相應變快,同時發展科技與文明和創造新的技術達成進度會有相應獎勵,閱讀完基本信息後可領取以下獎勵:
小背包
鄭淩內心一喜,這背包對於生存者來說可以說是極大的助力,在沒有隨身容器的時候可以提供非常大的便利,隨即領取,意念一動背包便自動背到了鄭淩背上。
接下來就是正式開始生存了,鄭淩拋開雜念,不再回想過去的生活,他也不知道這個遊戲的終點如何,但他有能力在這個世界活下去,而且活的很好很滋潤,鄭淩本人是個互聯網衝浪老手,尤其喜歡翻閱荒野求生論壇,隻不過他相比於荒野求生派更喜歡看荒野生活派的帖子,他還有幾個交心網友,個個都是臥龍鳳雛,社會背景各不同但是熱衷於各種環境的求生技術,有那種想要山裏隱居脫離苦海的社畜,為此還起名“遮葉山人”,還有那種熱衷於核爆後世界的家夥,特別是一個網名叫“核爆麥克斯”的家夥總是想著哪一天世界被核彈夷為平地後自己大顯身手成為廢土豪傑,總是說這個世界太無聊了,需要新的秩序等等。這些網友和鄭淩這種厭惡現狀的社畜十分投機,甚至還有自己的小群,他們聚在一起以興趣討論的形式做了周密的計劃,這些本是幻想,但是如今就大不相同了。
鄭淩作為求生愛好者,通讀了各種原始技術,雖然缺少實踐但也超越了絕大部分人。他第一件事就是尋找堅硬的石塊打製和磨製石器。
鄭淩從河邊尋找到許多堅硬的石塊,拿取一塊向另一塊撞擊,砸下大小不一的石片,直到形成類似斧刃的外貌,再選取薄的石片當做小刀,尖銳的石塊當做錐子,去河邊的樹上用石斧砍下較直的粗細不一的樹枝,削去旁枝再削尖,在地麵上收集幹雜草和枯葉作為火絨,用石刀割下較高的長莖植物為編製繩索做準備,把這些東西裝進包裏帶走。
鄭淩找到一塊沿河的空地,拿出割下的植物從上到下分割成多個細條,交叉編織成繩索,靠近盡頭處一段用新的細條重疊編織連接做出長繩,鄭淩收集了大量的材料製作了很大一捆繩索,繩索作為原始時代的連接用品,重要性極大,鄭淩在初期要囤積大量基礎資源和初級手工製品以防不備之需。
接下來要生火了,按照環境信息,這個時候為夏季,日平均溫度偏高但是還未到正午,鄭淩也未穿太厚衣服所以並未太大感受。夜晚就算降溫也不會太過寒冷,現在生火是為了燒灼木棍的鑽孔,使其能夠作為柄嵌入斧刃成為完整的石斧,鄭淩當然不會直接手搓木棍鑽木取火,他會使用繩索和木棍製作弓鑽取火,取一個木棍兩頭纏繞繩索製作成弓形,繩索再纏繞一圈生火用的尖木棍,頂上用另一個鑽了淺圓洞的木片抵住,尖頭則抵住放了用雜草和枯葉碎火絨圍著的另一根木棍。
萬事具備,鄭淩一隻手抵著上麵的木片,一隻手前後拉弓,尖木棍快速旋轉,不出一分鍾圍著火絨的木棍就開始冒煙,拿開尖木棍還有微小的紅色火星,鄭淩將火星倒入火絨中,然後拿起火絨輕吹幾下,白煙越來越大,最後化為火焰燃燒著火絨,鄭淩將火種放入事前準備好的木枝堆讓其燃燒,這樣生火就完畢了,省力省時,這就是一般人和專業求生者的差距!
鄭淩稍微遠離火堆,因為是真的熱,在生存初期應當避免體力和水分的流失,而鄭淩接下來就要準備斧柄,他拿出一根較粗的樹枝和之前製作的石錐進行鑽孔,鄭淩花費了很長時間才將粗樹枝鑽穿一個可以塞入斧刃的大洞,中途還改造了弓鑽,將尖木棍的尖頭切開塞入小型尖石片綁上繩索固定成為鑽頭,弓鑽配合石錐才鑽出這樣一個大洞,鄭淩拿起一根木棍引火燒灼洞內使其擴大並且更加平滑,吹掉灰燼後用力將斧刃塞入洞中,使勁按壓多次後再纏繞繩索加固,這樣一個石斧就製作完畢了,這樣的石斧可以用很久,而且以後使用石斧砍樹時的反作用力也會使其更加牢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