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1 / 1)

秋天是一個美麗端莊的季節。

梧桐細雨,如同一首彈奏的樂曲,明快酣暢,舒心悅耳。

風似乎從很遠的地方吹來,棱角分明,涼涼地掛著薄霜。整個季節仿佛有一種舒緩流淌的凝重與思索。

溪梅從另一個城市打電話過來告訴我,明日順路來看看我,我一怔,隨即電話滑落在腳下。

“好啊,我等你,不見不散。”

“我到哪裏接你?”

“明橋吧,我想去看一看荷花。”

“好。”

“你還經常去嗎?”

“很久沒有了……”

“故人入我夢,明我長相憶。”第二天早晨醒來,空氣中多了些冰涼清甜的露水味,我知道,秋天真的來了。

明橋,那是我心中曾經有過的一個夢。

“看一回凝望的橋影,數一數螺鈿的細紋:我倚暖了石闌的青苔,青苔涼透了我的心坎。”徐誌摩對康橋的感情、依戀,流淌在他的文字之中。

明橋離我居住的地方很近。

我常常隨著誌摩筆下的文字走向明橋:“我站在橋上,那甜熟的黃昏,盡是燦爛的金黃,傾瀉在波漣裏,澄藍而凝勻,我靈魂的弦琴,感受了無形的衝動,這微妙的心琴喲,有誰領略?有誰聆聽?”

溪梅是開著車來的,一個人,沒有帶司機。

溪梅來的時候,我陪溪梅一起去明橋看了荷花。明橋的荷花依舊那樣美。

曲曲折折的小路盡頭,是一灣淺淺的池塘,池塘畔,楊柳依依,周圍是一大片高高低低的草坡和參天古樹。典雅的長廊,別致的亭台,雕花石闌,碎石台階,一座美侖美奐的古樸拱橋嵌在池塘之上。

“軟泥上的青荇,油油地在水底招搖:在康河的柔波裏,我甘心做一條水草,那榆蔭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間,沉澱著彩虹似的夢。”我喜歡徐誌摩的那個夢。

溪梅說茫茫人海,相遇是上天注定的一份緣。

我隻是說人世浮沉,我隻願淡泊度過。

溪梅劇烈地抽泣起來,所有淒涼與悲傷的眼淚順著臉頰滑落下來,一滴一滴的淚珠如散落的記憶洶湧而至……

溪梅說,謝謝你曾經愛過我。

我說,我也是。

“輕輕地,你走了,正如你輕輕地來,你揮一揮手,不帶走一片雲彩。”

溪梅走了。

我走到我起居的屋子窗前,望向窗外。

又一年了,又會是一年。

月亮缺了,因為中秋去了;人疲憊了,因為心涼了。

街很長,身影很長,跳躍在白色的月光上。白月光,心裏某個地方,那麼亮,卻那麼冰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