閣臣紛爭
嘉靖中後期,明世宗寵信奸臣嚴嵩,造成了很大的惡劣影響。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明世宗提拔年過六十的嚴嵩入閣,加少傅兼太子太師、謹身殿大學士,後改少師、華蓋殿大學士。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嚴嵩誣害夏言,明世宗準其再任內閣首輔,因而嚴嵩專擅國政近十五年之久。明世宗崇道齋醮追求長生來說,嚴嵩為了媚上,他還是全力以赴地去做,不管花多大的人力、財力、物力,都在所不惜。其中單是營建,齋宮秘殿並時而興,工場二三十處,役匠數萬人,軍稱之,歲費二三百。經費不敷,乃令臣民獻助;獻助不已,複行開納,勞民傷財,視武宗過之。當時明王朝的太倉歲入隻有二百萬兩,而齋宮秘殿等的營建,歲費竟至二三百萬,這是一個多麼驚人的數字。對此,嚴嵩實難辭其咎。
徐階
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嚴嵩相繼除去了政敵夏言、仇鸞,朝中一時無與匹敵,但他深知世宗對大臣的猜忌心理,為了保住他的權位,他對所有彈劾他的官僚都施以殘酷的打擊,輕者去之,重者致死。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在沒有確立太子的情況下,明世宗安排裕王朱載坖(即後來的穆宗)、景王朱載圳婚事,詔於各府舉行婚禮。
嘉靖四十年(1561年),明世宗居住的永壽宮發生火災,明世宗暫時住到了玉熙殿,但是這裏地方太小,於是明世宗想營建新宮殿。他問嚴嵩的意見,嚴嵩請求他到南宮居住,因南宮為明英宗為太上皇時所居住的處所,所以明世宗很不樂意。然後問徐階,徐階請求重修永壽宮。後來由他主持建造成萬壽宮,明世宗搬了進去。徐階因此加封少師,兼支尚書俸,而嚴嵩漸漸被皇帝冷落。[35]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鄒應龍告發嚴嵩父子,明世宗下令逮捕嚴世蕃,勒令嚴嵩退休,徐階則取代嚴嵩為首輔。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三月,嚴世蕃被殺。
晚年去世
隨著明世宗年齡增大加之長期服用有砒霜,水銀,雄黃,朱砂的丹藥,明世宗的身體每況愈下。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正月,方士王金等偽造《諸品仙方》《養老新書》,製長生妙藥獻明世宗。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二月,戶部主事海瑞上《治安疏》,嚴厲批評明世宗妄想長生,無父子、君臣、夫婦之情,稱“天下人不直陛下久矣”,又稱如皇帝“一旦翻然悔悟,日禦正朝,與宰相、侍從、言官講求天下利害,洗數十年之積誤,置身於堯、舜、禹、湯、文、武之間”,“天下何憂不治,萬事何憂不理,此在陛下一振作間而已”。明世宗大怒,命左右“趣執之,無使得遁”,司禮監掌印太監黃錦在旁說:“此人素有癡名。聞其上疏時,自知觸忤當死,市一棺,訣妻子,待罪於朝,僮仆亦奔散無留者,是不遁也。”明世宗默然,留中不發數月,海瑞下錦衣衛獄。[36]
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十二月十四日,明世宗去世於乾清宮,年60歲。明世宗去世後,遺詔裕王朱載坖繼位,改元隆慶。奉先帝世宗皇帝遺詔,“存者召用,歿者恤錄,見監者即先釋放複職”。廟號世宗,諡號欽天履道英毅神聖宣文廣武洪仁大孝肅皇帝。葬北京昌平永陵。
為政舉措
政治
加強集權
對於文官集團,明世宗通過大禮儀之爭為其父母爭名,加強皇權,打擊文官勢力,迅速擺脫了楊廷和的控製。重新建立了嘉靖初期政壇新的人事格局。整頓翰林院各項積弊,為了提高內閣大學士的行政能力,讓內閣有了密奏專權,看似是權力提升,但幾任內閣大臣都被他牢牢的捏在手裏。
宰輔
楊廷和、蔣冕、毛紀、費宏、張璁、賈詠、楊一清、謝遷、翟鑾、方獻夫、夏言、顧鼎臣、嚴嵩、許讚、張治、李本、徐階、袁煒
將領
俞大猷、胡宗憲、戚繼光、譚綸、湯克寬、周尚文、馬芳、張經
宦官
黃錦:初任朱厚熜伴讀。世宗期間掌司禮監、東廠。稱其為“黃伴”,頗受信任。權勢強大,但能自我約束的一個太監。
孫洪:禦馬監太監。成化十三年入宮。此人清廉奉公。
畢雲:提督東廠。辦事清廉、勤勞謹慎。
孫彬:內官監太監。此人好學,善於楷書。
抑製宦官
明世宗從正德朝接受的最主要的教訓就是防止宦官權力的膨脹。他撤回天下鎮守內臣,基本不曾再設;宦官犯罪,則鞭撻至死,陳屍示戒。這並不是說宦官在政治舞台上喪失了作用。在某些問題上,甚至於對輔臣的評價,世宗都仍受到宦官的影響。嚴嵩與夏言的鬥爭,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由宦官所進之言決定勝負的。
整頓吏治
明世宗也比較注意以人品和才幹選拔官員。他多次降旨,要兩京大臣、科道及在外撫按官詢訪賢才,明世宗表示:“如果有才識優異堪當重任的,應當不拘資格,從公舉薦,吏部如果遇到空缺,也應當酌情簡用,不許避嫌推托。”多年以後,明世宗懊喪地對徐階說:“選賢用人以堯舜和太祖做的最好,像嚴嵩這樣的官員是朕親自簡拔的,竟然沒有才能到如此地步。”應當說,明世宗是努力按照他的賢能的標準去任用人才的。
明世宗整頓朝綱還包括整頓朝儀。某禦史彈劾某官員在奏事時咳嗽失儀,世宗認為,此人並非故意不敬,可以不追究。同時,他又說了“近來屢次下旨禁肅朝儀,廷臣有許多故意失態的”。禁城內不許吐唾,明初有規定。世宗把這一條提到禁肅朝儀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