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一部日記讀懂晚清官場潛規則,比清宮劇還精彩!(1 / 2)

一部日記讀懂晚清官場潛規則,比清宮劇還精彩!

一、州縣官的工作內容

1、征收田賦

州縣官最重要的工作,必須親力親為。

士紳不願與繳納田賦,州縣官必須采用強製手段。

兩難:征不到田賦,烏紗帽不保;把本地士紳逼急了,釀成群體性事件,驚動朝廷,同樣吃不了兜著走。

2、緝拿盜匪和處理民間糾紛

2.1 清廷對搶劫案限期破案,並且破案以案犯口供為證據,導致州縣官刑訊逼供成為常態。並用“借盜銷案”等手法應付朝廷。

2.2 對無利可圖的民間糾紛,不主持公道,而是一味息事寧人。

3、舉行科舉考試

清代科舉實行三級製,其中縣試由州縣官主持。

4、對外交涉

4.1 總督和巡撫都害怕與洋人打交道,通常將州縣官推到前台,處理涉外事務。

4.2 州縣官遵循督撫指示,按洋人的意思辦。

二、州縣官的日常開支

1、雇傭幕僚

1.1 聘請包括錢穀、刑名等在內的師爺,每月花費可達上萬兩白銀。

1.2 為節省開支,州縣官傾向於聘用自家親戚。

2、官場送禮

2.1 給京城的官僚送禮,包括冰敬、碳敬等,逢年過節也要送禮。

2.2 州縣官要給頂頭上司道員、知府送禮。

2.3 伺候好總督、巡撫這樣的封疆大吏。

2.4 給主管教育係統的官員送禮。

總結:每年僅官場送禮州縣官就至少要支出兩到三萬兩白銀。

三、州縣官的收入

1、州縣官的正式收入

俸祿45兩+養廉銀600兩,但養廉銀通常不足額發放。

2、非正式收入

2.1 下屬和本地士紳的饋贈。

2.2 以遠遠高出市價的價格征收田賦,撈取差價。這是州縣官主要的收入。

2.3 主持縣試時收受賄賂。

2.4 處理民間糾紛時訛詐原告和被告。

總結:杜鳳治為官十多年,退休後的財產值白銀45000兩,能買300萬斤糧食。按照2020年的金價折算,了約500萬美金。

3、晚清官場的兩大特點

3.1 收禮和送禮已深入晚清官場的骨髓,人們不以為意。

3.2 隻要不激起民變,官員可以為所欲為。

總結:晚清官場的腐敗是製度性腐敗。整個晚清官場由上至下都從中獲利,沒有人願意改變。

梁啟超:李鴻章這個人啊,不學無術!

一、李鴻章高開低走的人生軌跡

1、第一階段:高開

1.1 李鴻章1823年出生於安徽合肥,25歲中進士,進入翰林院,心高氣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