薑維,字伯約,天水冀人也。

少孤,與母居,好鄭氏學。

仕郡上計掾,州辟為從事。

建興六年,投蜀漢丞相諸葛亮,蕩平三郡,封為當陽亭侯。

箕穀之戰,助趙雲斷後曹真,千軍萬馬奔襲軍中無所懼。

魏公主曹綾驚之為天人,芳心暗許,贈劍華鋌。

維,奉後主之命,還民漢中,收複涼州。

結交西域四十國,重開絲綢之路。

石亭之戰後,維奉命出使吳國,旨在聯吳伐魏。

江陵之戰,維助吳將孫桓抵禦司馬懿大軍。

魏將司馬師獻策連營,圍困江陵。

維親率錦帆破之,火燒連營,以解江陵之圍。

諸葛恪、甘瑰投之,維欣然接受。

吳將孫桓設計暗害,維識破其策,借迎戰魏軍之由,騙得將士三千往永安而去。

孫桓追之,於永安為蜀征西將軍陳到大破。

維薦諸葛恪留成都,率甘瑰回涼州。

魏吳因江陵結怨,兩國攻伐不斷。

蜀丞相諸葛亮休養生息。

建興九年,諸葛亮三次北伐,兵出漢中。

薑維出兵涼州呼應,兩路兵馬直指長安。

維以馬鈞改良之霹靂車攻城,司馬懿無法拒之。

蜀女將軍楊嵐斬將牛金,以振聲威。

蜀軍師諸葛果,以渭河之水攻長安。

維水淹長安,收複故都,一時之間名震天下。

曹魏上下,為之震動。

魏明帝曹叡,為招納薑維,以公主曹綾許之。

維,不受。

“大丈夫何患無妻乎?”

維領常敗軍,攻弘農。

陣斬守將徐質,一騎當千,為世人所敬。

魏帝曹叡,欲遷都以避之。

司馬懿獻策,以合肥為餌,誘孫權叛同盟。

曹叡允之,蜀將羅憲鎮永安,以兩千兵拒孫桓。

孫權不能克,維以襄陽、樊城為餌,誘孫權攻伐曹魏。

吳蜀再同盟,諸葛亮合縱陸遜攻伐洛陽。

魏帝親自上陣,不敵麒麟火攻。

三軍用命,維克洛陽,還於舊都。

後主遷都洛陽,益州還於當地,民皆讚之。

後主封維大將軍,位列諸葛亮之下,備受恩寵。

曹魏遺族遷至鄴城,與烏丸、鮮卑、匈奴為盟,共伐蜀漢。

吳大帝孫權袖手旁觀,以待取利。

維以諸葛連弩,鐵索連環,破外族騎兵。

維之部將鄧艾,突襲荊州,重奪故土,天下震動,魏吳聯合。

司馬懿欲以刺客殺維,反被勸說,刺客大義反刺仲達。

魏之柱國隕落,魏帝曹叡患病而亡。

維,率兵攻鄴城,魏帝曹芳逃亡柳城。

天道輪回,一如袁氏為曹氏所追。

魏公主曹綾親自拒之,維還以華鋌,二人恩斷義絕。

魏將皆戰死於柳城,維暗中救下曹綾,助其隱姓埋名。

曹魏既滅,維親率水師,與陸遜戰於赤壁。

錦帆後熱甘瑰以火燒船破東吳。

陸遜為孫權猜忌而亡。

孫權夢關羽之靈,驚嚇落水,舊病不起。

維助後主一統天下,三興漢室。

——《三國誌.薑維傳》

……

這本小說就暫且走到這裏,後續數據太差,也實在是沒有什麼動力。

辜負了讀者老爺們的期望,再次磕頭謝罪求原諒。

沒有想到這本書會草草收場,隻能說不完美的才是青春。

就像薑維這個人物,總是充滿遺憾,九伐中原,終不能複。

小說隻是生活中的一部分,讀者老爺們咱們下本書再見。

暫且緩緩,應該是不會碰三國題材了……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江湖有緣,我們番茄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