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接到了,來自於遼東的八百裏加急軍報。
駐守高句麗故地的薑恪和薛仁貴二將,發來了消息。
據他們打探得知,百濟國的殘存勢力,開始了興風作浪。
百濟國的太子扶餘隆,在浮屠道琛和鬼室福信的簇擁下,聯係百濟國殘存的貴族,想要再立百濟國。
並且也聯係了,殘存的高句麗貴族,想要一起起事。
其中的好些貴族,就將這個消息泄露給了薑恪和薛仁貴。
這些殘存下來的貴族,基本上都是華夏遺民的後代。
李承乾考慮到這一點,也就沒有除掉這些人。
他們心屬大唐,也畏懼大唐。
所以毫無保留,就將心懷二意的人給背叛了。
也許有一些人,還心存僥幸。
但是大多數人,還是想效忠大唐。
這樣就能最大程度的消滅,那些心懷不軌的人。
幾乎在同一時間,萊州水師都督和副都督,劉仁軌和劉仁願二將,也發回來了八百裏加急軍報。
還說明了兩個,比較棘手的問題。
新羅,這個與大唐一向交好的區區小國,也是不安分了。
如今的新羅,妄圖恢複原來的故土,不想就這麼敗落下去,也是跟扶餘隆加強了聯係。
另外倭國,也是參與到了支持扶餘隆複國的陣營當中去。
李承乾得知了這個消息,隻是戲謔的笑了笑。
麵對這樣的困局,他是毫不在意。
小小的新羅,順手也就能滅了。
倭國妄圖染指遼東,簡直就是癡心妄想。
李承乾對於這些加急軍報,沒有任何的重視。
正如薑恪、薛仁貴、劉仁軌和劉仁願所說,他們能夠解決,所遇到的一切麻煩。
也不需要援助。
李承乾對此非常的放心。
遼東,新羅。
金春秋同一眾臣子,正在協商著要事。
“大唐滅了高句麗和百濟後,兵力空虛,大唐的大軍,都撤了回去,我們若是有什麼動作的話,就要趁早了,等反抗的血性,全部被鎮壓了下去,到時候再想幹一番大事業,可就無比的困難了。”
新羅王金春秋不甘寂寞,心中的野心蠢蠢欲動。
前來聯合的浮屠道琛見此,臉上滿是喜色。
就該如此。
隻有這樣,成功的概率才會大。
否則,單槍匹馬的去鬥,沒有好果子吃。
隻有聯合所有人,才能將唐軍趕出遼東。
“父王,如此行事,是不是太過草率了。”
金仁問臉色一沉,憂心忡忡的說道:“大唐的強大,超乎我們的想象,能夠秋風掃落葉一般,滅了高句麗和百濟,足以證明大唐不可戰勝,若是我們心懷二心的話,可就連大唐的仁慈都得不到了,到時候亡了國,後悔可就遲了。”
“隻要我們有不屈的戰鬥意誌,就能無望而不勝。”
“現在的新羅,城池也就十餘座。”
“迫於大唐的威懾,我們連自己的利益都無法維持。”
“現在不想著強大自身,絕對沒有好下場。”
“說不定什麼時候,大唐就滅了我們。”
金法敏擲地有聲的說道:“現在長他人誌氣,滅自己威風的心思,不能有。”
“從目前的形勢來看,隻能拚一把了。”
金庾信大聲道:“若是什麼也不做,新羅遲早要亡。”
“拚吧。”
金欽無奈,隻能順從金春秋的意思來表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