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現在十六,剛剛開始接觸寫作,有許多不懂的與錯誤的地方,歡迎大家與我討論學習。我現在處於停學階段,在與朋友交談中對寫作有了興趣至此有了這篇無聊的文章,說是文章其實更多的是像一篇日記吧。

對於這篇文...啊不日記的走向我也沒有一個特定的目標屬於想寫什麼就寫什麼這樣的隨意,當然也會很瑣碎與無聊...吧?

對於生活我也大多是比較隨意的,有時來了做飯的興致就自己炒兩個菜吃吃,有時想看書就會花幾個小時鑽進書中,其實我看的書也不多,大多是科幻與哲學還有一點點法學,不知怎麼的感覺喜歡這三種書的人很少,以至於我在生活中幾乎沒什麼朋友當然,網絡上也是如此。

朋友很是難得,當我看見一群人勾肩搭背,互相開著玩笑時的確會有些許羨慕,但很快這些羨慕又被理智壓製,它會和我說:如果我也有這麼多的朋友的話,我會不會覺得很累呢?相比於一群所謂的“朋友”我還是更願意一個人慢慢的去思考的。

我記得現在已經是十一月份了,可我居然不覺得寒冷甚至我還能套上短衣短褲就直接推門出去散步,或是做些別的,這很不可思議,(說句題外話今早散步時丟了100元現金心疼死啦!!!)

好了該到主題了,我覺得我是一條脫離了魚群的魚,這個比喻我覺得很深刻也很現實,可能大多數人覺得我這麼小就退學在家中,什麼都不做是錯誤的,是在浪費青春,浪費時間,而我並不會這樣覺得,我不想跟著所謂的團體去走向固定的遠方。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我也不覺得我有做錯什麼,畢竟無論怎樣未來總會到來,我們也應該保持微笑去迎接它。

我在和朋友的討論中,我發現有許多人都認為跟隨“魚群”的方向走就一定會擁有光明的未來,迎接成功。這當然是對的,但又不完全的正確,畢竟不是所有的“魚”都能隨著“魚群”去往成功的海灣的,大多還是要靠激烈的競爭與百分百的努力才有可能去爭取到的,當然對於成功每個人都肯定有他的一套說辭的這個我就說不好嘍。

可能很多人都認為人生就應該在哪一個階段做哪一個階段該做的事就行了……嗎?不應該如此,畢竟我們生下來就天生擁有許多的可能,我們不是螺絲或螺母,為什麼要在人生各個階段去提前做好規劃,當然並不是規劃是錯誤的,錯誤的應該是所有事都應該按著規劃去做,隻要偏離了所謂的規劃就要被說成是不務正業或是浪費時間與青春,這才是根本上的錯誤。

我在退學時沒有去思考是否正確,因為這並沒有違反道德與法律,我思考的是我這樣做對我有哪些好處,比如我擁有更多時間去做自己喜歡的事,去看喜歡的書,寫這篇無聊的日記。要記得我們生來就不是一定要去完成什麼成就與任務的,這隻是我們去體會這個世界的方式,不應該被強製要求著的去做,我們都擁有屬於人的尊嚴,與獨特的人格。就像冰心所說的:

“信仰將年輕人

扶上‘服從’的高塔以後,

將‘思想’的梯兒撤去了。”

我不喜歡服從,因為這會使我與所有人的失去了獨特的思想。我們從來不是工廠加工出來的一個模樣商品,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是精致雕刻的“大衛”雕像(當然這麼說也不現實,畢竟沒有穩固而統一的底層地基再宏偉的高塔都會倒塌)

最後希望大家都能將自己慢下來,好好的體驗生活,多關注身邊的美好事物,畢竟未來還遠應以當下為重,不要急躁,不要過於在乎不可見的未來,當生活已經壓得我們喘不過氣的時候不要怪自己,而是去改變生活的方向,使自己逃離苦難的牢籠。

沒有人生來就是去經曆苦難,苦難也不值得去歌頌,希望各位都能成為脫離魚群的魚,去思考生活的本質,去思考當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