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節 震撼 (求推薦)(2 / 2)

看完了這封信,他明白了,不管出於什麼樣的目的,楊東是想通過文章的內容,刺激和衝擊某些他認為不合理的思想和奉行著的理論,推動國家的改革開放,拿給自己看的目的可能是想讓自己在本縣放開一些,走得更快一些。

猶豫了,何正鋒不知道是否應該把這三篇文章交給自己的父輩們看看,後來楊東寫給他的那封信更象是一篇理論文章。

“小東,你知道你文章中的風險嗎?”何正鋒輕言細語地問道,

“放心吧,何伯,我知道輕重的,也知道其中可能蘊含的風險,也早在寫之前就打算好了,不行我就走人,把全家人都弄到國外去,嗬嗬!是不是讓你很有點看不起呀?”回答的非常之輕鬆,有點輕描淡寫的味道。

“哦,你那麼厲害呀!好了,何伯知道怎麼處理了。滾吧!”何正鋒也沒有深究其中的事,他已經明白這是楊東深思後的結果就行了。

“對了,何伯,你知道如果在鬧洪災前要準備些什麼東西嗎?”走到書房門口的楊東又停了下來,轉頭問何正鋒,

“你要幹嘛?什麼地方要鬧洪災呀?難道你會算?”何正鋒玩笑地朝楊東揮了揮手,調侃著他,

“不是,我是聽鎮裏的有些老人說的,說今年天氣有點怪怪的,而且幾十年沒發過大的洪水了,說不好今年會鬧出一場很大的洪災,所以就問問你,我好先準備準備,也許到時用得著,用你們的話說,我們幾個人有一萬多塊錢也算得上是一個小小的資本家了吧,現在資本家也想做點好事,不行呀?嗬嗬。”話語十分嚴肅,但越到後麵就越有些搞怪了,說完也不理何正鋒,楊東就跑去看電視了。

聽到楊東的話,何正鋒又是一陣發呆,等到到電視的聲音傳來他才反應過來,迅速地從自己公文包裏拿出筆記本在上麵記下了抓緊調查最近本縣及嘉陵江流域近期的天氣情況,及未來可能的趨勢。

六月的李家,天氣十分的悶熱,好久也沒有下過哪怕是一場小雨了,回到李家有楊東把自己的擔心告訴了幾個小屁孩,做著何兵等人的思想工作,說是做為社會的一份子,就應該承擔一份社會責任,譚智和王小石聽到他說的居然十分自豪,用譚智的話說就是感覺自己也能承擔一些社會責任是十分榮耀的事情,於是,他們拿出了五千塊錢購買了一些發生洪災時的救災物資等等,並通過楊林把這些放在了地勢很高的李家絲廠內,這件事也讓幾家的大人十分感動。

“老何呀,是小鋒給你的?”鄧公坐在沙發上十分嚴肅地對何紹武說,手裏拿著的就是楊東寫得那三篇文章,隻是那封信的抬頭和落款被人為地塗黑了,看不到作者是誰,

“鄧公,是的。”何紹武輕輕地回答,然後就一言不發的坐在鄧公對麵的沙發上,靜靜地等待著鄧公把他遞過去的文章看完,但他的心裏卻十分的不平靜,當他看完了文章內容時,他的感覺已經不能用驚訝來形容了,隻能說是震撼,強烈的震撼,這些文章,推翻和顛覆了多少已經被奉為金科玉律的東西,他心裏很清楚,特別是那篇關於資本話題的文章如果流傳出去,後果會是個什麼樣子,會造成多大的地震,他自問,自己也不知道。而當何正鋒告訴他文章的作者就是他上次去嘉陵縣沒有見到的那位張遠亭和何正鋒口中所說的小朋友時,他已經不知道自己該說些什麼了。

“老何,知道是誰寫的嗎?”不知道過了多久,鄧公把文章輕輕地放在手邊的茶幾上,輕輕地吸了香煙,看著對麵陷入沉思,並靜靜等待著他的何紹武,

“這,知道,”聽到鄧公的話,何紹武有了些遲疑,

“這應該不是小鋒寫的,雖然二年多沒見到小鋒了,但他的筆跡我還是熟悉的嘛,有什麼不好說的嗎?”看到有些遲疑的何紹武,反而把鄧公對作者的興趣被勾了出來,

“是這樣的,小鋒到嘉陵任職是,我讓他去找張遠亭……”何紹武遲疑了一下,還是從何正鋒是如何認識楊東,到楊東都幹了些啥事,甚至包括楊東能自個跑到香港去的事,他所知道的全部都說了出來,說完後就靜靜地看著鄧公,臉上有種說不出的希望。

“哦,看來他真是幹了不少的事呀,一個十一歲歲的孩子就能跑了近半個中國,了不起呀,嗬嗬,放心,我不會想對這孩子怎麼樣的,看看你哪能樣子,收起來,少給我丟人了。對了,老何,明年春節左右陪我回趟四川吧,我想回去看看家鄉的變化。”

《允許、鼓勵一部分人先富裕起來》一個多月後做為社論在人民日報發表,那封信在傳閱後,轉到中央政策研究室,做為一個理論先驅被研究和參考,《社會主義也需要資本》則隻是在一個很小的範圍內傳閱後歸檔,並複印了一份轉到政策研究室研究參考,三篇文章就這樣掉落在了曆史的大河之中。

PS:推薦終於上百了,是不是覺得老黑有點丟人呀,隻上百的推薦就這麼激動?是的,老黑很激動,所以這晚上也要加更一下,俗一下吧!嗬嗬!!謝謝大家的支持,也一並請大家繼續推薦和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