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巡撫熊文燦,萬曆三十五年進士。另一時空,他以招撫鄭芝龍聞名,又以招撫張獻忠身死。

跟隨熊文燦進來的鄭家人不是別人,正是後世大名鼎鼎的鄭芝龍。

此刻,鄭芝龍尚無另一時空之威風,大明海麵之上也非一家獨大,尚有劉香等等海賊,滋擾廣東海麵,搶占貿易路線。

麵見九五之尊,鄭芝龍忐忑萬分,納頭就拜,口口聲聲皆是,本為良民,為謀生路,出海求生,聽聞巡撫大人有言,當今天子,體恤海民,特來求活。

周石曆史不算好,但對鄭芝龍也聽聞一二,若是往常,看到曆史名人,定然激動萬分,情難自禁。不過,他已登九極之位,乃是皇極殿中一言九鼎之存在,養氣功夫,已然了得。

周石示意,讓二人平身,無需激動,隨後緩緩道來:“自夏以來,洛水之畔,被稱為中原,得洛書者,為天下共主。商周之後,方知天下廣博,尚有江淮、燕山等地。周武王分封天下,諸姬征討四方,隨後方有華夏一統,周朝國祚,綿延八百餘年。如今,小冰河即將降臨,天災不斷,大旱連連,朕欲效仿武王,分封天下,二位以為如何?”

鄭芝龍微微發愣,不知何意,不過到底留下名號之人物,猛然警覺,小心問道:“皇上是要分封南洋?”

“不錯。”周石滿意的點點頭,“南洋富有千島,水稻一年數季,若是經營得當,財富不弱於中原。朕欲將大明諸王遷封於天下各地,功勳貴胄亦以實封。立國之初,我大明水師,縱橫南洋,可惜,盛況不再,人才凋零,帆船建造皆不如蠻夷。鄭先生,朕曾聽過一詩,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朕深以為然,鄭先生,可還願效力大明,為我大明開拓萬裏海疆。”

一句先生,讓鄭芝龍深感震動,一句不拘一格降人才,讓鄭芝龍若有所思。當今天子,與以往皆是不同,雄心勃勃,更舍得封賞功臣,若是拚力一搏,未必不能博得一場富貴。

心中激動,自覺此次投誠,來得不虛。

隨即,鄭芝龍立刻表態,願帶麾下兵馬,隨天子征伐蠻夷。

“好,天下眾生,皆以你們為不良人,可朕覺得,你們都是大明子民。我再次重申,為大明開疆拓土者,皆可封爵。”

鄭芝龍心潮澎湃。

正在此時,周石笑著說道:“正好,朕也有為諸位引薦一人。”

話音剛落,營房之中走來一人,英武倜儻,熊文燦一看,心中震驚,立刻問道:“世孫為何在此?”

自靖難之役,大明宗師,猶如豬玀,雖吃喝不愁,卻圈禁於府邸之中,不可離開半步。

來人為唐王朱碩熿之孫朱聿鍵。不久之前,聽聞其父,身染重疾,一命嗚呼。宗室之中有傳言,名為身染重疾,實際是朱聿鍵叔父所害,謀圖唐王之位。

王府秘史,縱然難以猜測,可勳貴之中,多有傳言。莫非朱聿鍵將此事告到天子麵前,要聖上裁決。

孝心可憫,可私自離開王府,乃是大忌,熊文燦驚疑不定,不知如何自處。

倒是鄭芝龍並無許多念頭,想到周石剛才所言,再聽到世孫二字,像是明白什麼。

周石笑著說道:“沒錯,朕欲分封南洋,便從唐王開始。老唐王年事已高,不宜奔波,且唐王之位,早晚歸於聿鍵。聿鍵,朕欲將你分封於南洋,你可自擇一地,以為封國。不過,朕有三點,你可能做到。”

“第一,朕要唐王一係所有宗室,一律遷往南洋,中土之上,不得再有一人。”

“第二,唐王王府所屬全部土地,王府不可保留一寸。朕不管你用什麼辦法,三年之內,土地必須全部賣出。否則,朕將沒收。”

“第三,遷封之事,朕不會提供任何財帛物資。遷封所需費用,自行解決。”

“聿鍵,你可能做到。”周石目光炯炯,看向眼前這個與他一般無二的年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