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李麗是看得傻了眼!

她琢磨著幸好她沒開車來,要不然就這個地方就得把她折騰死!

王家奇下車觀察了一下地形,然後吩咐她:

“你幫我看著點,我來掉頭,這兒寬度有差不多接近五米,邊上是水田,輪胎雖然不能過,但尾箱那一截可以伸出去,這就差不多五米半了,多挪幾下就掉過來了。”

於是李麗就站在車頭盯著,王家奇挪車掉頭。

陳力上前看了看幾間房子,門都是開著的,但在門口叫了幾聲沒有回應。

家裏沒人,出來在屋簷口四下裏看了一陣,終於發現幾百米遠的地裏有人。

陳力也沒叫上開車掉頭和在車頭尾指揮的李麗,徑自朝遠處有人的地裏過去。

這一帶的地裏種的幾乎都是玉米,靠山邊的部分地是茶樹。

但茶樹的培植都不達標,高的高矮的矮,大的大細的細,完全就像散養的。

陳力走近了才看清楚是兩個老年人,一個老頭一個老太婆,至少都有七十歲了,估計是夫妻倆。

“老人家!”

兩個老人抬起頭來一看,不認識。

老太婆又低下頭繼續鋤草,老頭倒是睜著濁眼望著陳力問:“你找哪個?”

陳力解釋:“我是鎮政府的工作人員,下鄉來看一看,老人家,我問一下,你們這邊是屬於黃桃村吧?”

“是黃桃村的。”老人點頭。

“怎麼地裏都種著玉米呢?我聽說鎮裏不是有資金扶持,靠山一帶都種茶葉嗎?”

“茶葉?”

老頭一臉嫌棄的說:

“那個都是村裏指定的地方,就三四五幾個組那地兒,其他地方都沒得錢投!”

“指定了的?”

陳力琢磨著,這幾天把茶葉基地的資料都翻出來看了的。

鎮裏頭的扶持資金明明白白寫著是沿雲霧山所有村子全部村戶,到下麵怎麼就變成少數指定的地方了?

幸好下來看一看,也幸好沒有按黃桃村村委安排好的路線去看。

跟老頭聊了一陣,陳力是越聊就越惱。

然後又去下一家,就這樣沿山訪了數十家人戶,情況大多都跟老頭那一家一樣。

鎮裏頭的扶持資金放下來,這基本是按家戶人頭來計算的。

結果村裏把資金隻放到二十分之一的區域,這是不是又是另外一種“陽奉陰違”?

中飯就將就王家奇車裏帶來的麵包餅幹礦泉水對付了一餐,但到下午四五點的時候就餓得肚子咕咕叫了。

李麗無精打采的對陳力說:

“陳書記,去找地方吃飯吧,實在走不動了!”

“好。”

陳力看了看表,然後又問她:

“離最近的鄉村客棧有多遠?”

李麗搖了搖頭回答:

“我也不知道啊,這邊手機都隻有一格弱信號,沒有流量導航打不出來,隻有先往回頭走著看。”

陳力點了點頭:“也行。”

王家奇開車,掉頭往來的路走。

陳力這次沒坐副駕駛,而是讓李麗坐了副駕駛,好認路。

直到上了水泥硬化路後,李麗才恍然大悟:

“哦,我知道了知道了,下個路口往左……”

路是越來越好走了,路邊的人戶房屋看起來也是越來越好一些,跟著李麗指的路徑後,連陳力都發現走的並不是他們來時的路。

四五十分鍾後,李麗終於指著前邊說:

“就那兒,馬上就到了,鳳凰客棧!”

然後她又解釋了一下:

“秦主任讓安排陳書記吃飯的地方就是這個鳳凰客棧!”

到了後,這個鳳凰客棧很讓陳力眼前一亮!

兩棟八層樓的房子連在一起,正麵是一個占地至少有一千多平的地壩,兩邊還有正規停車場那種畫線停車位。

最有特色的地方就是入口那座像古時客棧的懸木門,門邊的旗杆掛著一串燈籠,燈籠上有四個大字:

“鳳凰客棧”!

就從壩子裏停著十幾輛車的場麵來看,陳力就知道這間客棧生意一定很好。

進了大門就聽到好幾個裏間推杯論盞的聲音,接著就嗅到濃鬱的肉香味。

三個人肚子裏又是一陣咕咕的叫。

李麗進去就朝櫃台裏的一個女孩叫道:

“楊芳,鳳姐呢?我早上打電話說過的,訂的餐,現在可以開始做了!”

楊芳一看到李麗就點頭說:

“鳳姐在跟一桌客人陪酒,等會兒才出來,你這邊……就三個人嗎?跟我來吧,到七號廳。”

楊芳領著三人就往右側走廊過去,穿過了幾間房後推開了一道門:

“就這間。”

這間廳大約十五六個平方,中間是一張中間可以旋轉的餐桌,桌邊有十個椅位。

李麗招呼陳力和王家奇坐下後,她就跟著楊芳出來,把嘴湊到她耳邊悄悄說:

“這桌菜要用心點,那是我們小河鎮新來的書記!”

“書記?那麼年輕?”

楊芳也有些詫異,又悄悄對李麗指著二號廳說:

“二號廳裏還有個楊鎮長,你認得不?”

“楊鎮長?”

李麗一沉吟就估計是鎮裏常務副鎮長楊棟梁,因為隻有他一個姓楊的。

看到李麗點了點頭,楊芳又問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