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寶荷在曲院風荷伺候以來,她在圖嬤嬤跟前不止一次誇娘娘寬仁體下。

“姑姑,滿天下再也找不出比和妃娘娘和稱心姐姐還好的人了。稱心姐姐待我就像我的親姐姐一樣,她林兒回索家的時候,還帶我一起回去給老太太磕頭了呢,老太太很喜歡我,當場就賞了一小套金頭麵兒。”

圖嬤嬤聽了,忍不住眼睛一紅,道:“大家都知道跟著和妃娘娘進府的四個丫鬟,每個人都有一套足金打的小頭麵,這是老太太把你當家裏出去的第五個丫鬟給娘娘了。”

“侄女兒知道,稱心姐姐也是這樣跟我說的,她還讓我今兒回來跟您說一聲。”

看著如今越來越開朗的侄女,圖嬤嬤忍不住道:“過不了幾天姑姑就要和你分開了,你自己一個人在宮裏怕不怕。”

“我不怕,稱心姐姐在我身邊,我就不怕。而且姐姐和我說了,讓我在宮裏好好看六阿哥就行,別的事自有她出麵。”

圖嬤嬤聽了,當天夜裏忍不住大哭一場。

他們圖家的人都命苦,人丁凋零到隻剩了她和侄女兩個人。

上三旗包衣的出身,家裏有男人得力的,在朝廷做到高官的比比皆是。

隻是她哥哥死了,她們家就一點指望都沒了。

寶荷從小就沒有爹娘,幸好有自己這個在宜妃宮裏當差的姑姑,否則還不知道要被人欺負成什麼樣呢。

後來宜妃因被九阿哥牽連,後宮舒貴妃又得寵,皇上漸漸不常來翊坤宮了,她們的日子也和宜妃娘娘一樣難過起來。

宜妃娘娘出身不高,娘家又遠在盛京,借不上力氣東山再起。

後來內務府要來挑走兩個嬤嬤去伺候雍親王格格的身孕,宜妃便把她這個吃閑飯還帶了個小拖油瓶的老嬤嬤給推了出來。

她不怪宜娘娘,娘娘自己日子也不好過。

寶荷就這樣離開了生活七年之久的翊坤宮,跟著她來到了圓明園。

圖嬤嬤覺得小孩子眼明心亮,她曾經在宜妃身上賭了一把,結果賭輸了。

這次,她想聽聽寶荷的。

圓明園裏,她讓寶荷偷偷觀察四爺的女人們,覺得哪個主子好,她就想辦法把娘倆塞到那個主子的身邊。

結果,小寶荷摟著自己的脖子說:“那個索格格,我喜歡她身邊的姐姐。”

小寶荷說的是稱心,那的確是個好姑娘。

而且,索格格身世清貴,家中也很能幫襯上她。

如今圖嬤嬤慶幸她聽了寶荷的話,再不用漂泊無依了。

她已經把自己和寶荷的身家,盡數托給和妃及她身後的索綽羅一族。

索綽羅家投桃報李,特讓老太太跟前的嬤嬤來給圖嬤嬤和寶荷說清楚。

日後每月索綽羅家會給圖嬤嬤封十兩,寶荷封四兩作為伺候和妃的報答,這還不算年下毛皮丸藥和另外的年封賞賜。

隻要她和寶荷把和妃和小阿哥伺候好了,她圖嬤嬤就是老的走不動道,也由索綽羅家為她養老送終。

寶荷日後出嫁在索家,嫁妝所需皆由索綽羅府承包。

圖嬤嬤還記得,自己聽完這話,終生壓在自己後背的那塊大石頭,陡然不見了。

索家老太太跟前的嬤嬤走之前還告訴她,她家裏太過破舊狹小,和妃娘娘的阿瑪讓人把她家後邊的一個四合院買下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