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梅聽了這話,細細思索一番,半晌,才搖了搖腦袋:“沒有。”
連氏見小梅有些沮喪,連忙把話接過來:“沒有也是應當的,人家會獨門繡法的,自個兒就能掙得盆滿缽滿,哪會幫我們做事?”
賀圓一想,也是這麼個理兒,圖徽的事隻能暫且擱置。
“那咱們再做些新花樣,這包要手提著,平常裝點雜物倒不礙事。若是要遠行,就不大方便了。”
賀圓也不氣餒,想出了新法子:“不如做能背著的包,也更省力些。”
說著,賀圓拿起桌上的紙筆,就開始畫起草圖。
連氏等人都圍在一旁,翹首以盼。
過了大約一炷香的時辰,賀圓放下手中的紙筆。
紙上赫然是抽繩式雙肩包的設計圖紙。
在大宣朝,行商走夫不少,遊子和趕考的學子更是比比皆是。
比起帆布包,那還是雙肩包要更方便,也更能裝。
“小梅姐,做這種包就做得大些,布料用厚實些,夾層也不能少。”
賀圓細心叮囑著眼睛就沒從圖紙上移開的小梅。
小梅越看這圖紙越高興,忙不迭應和道:“三郎你就放心吧,我一定就照著這圖紙來。”
交給小梅,賀圓很放心:“小梅姐,你也別心急,先做兩個出來,咱們先看看還有沒有能改進的地方,等咱們都滿意了,再做多些。”
先做一批樣品出來看看。
小梅也覺得這麼做,很穩妥,自然一口應下。
見小梅充滿幹勁,連氏看得眼熱:“要不就讓我來做吧?反正我閑在家裏也沒事幹。”
小梅要做新包,小菊天天鑽研新菜色,福滿學醫學得廢寢忘食。
賀圓就更不用說了,成日裏念書,每旬才回來一日。
整個家就連氏無所事事,她早就有點閑不住了。
賀圓也明白,把連氏拘在家中,她也無聊得很。
這會兒也不攔著躍躍欲試的連氏:“娘,你要做便做吧,就是入夜了就別再做了,仔細傷了眼睛。”
畢竟油燈不如電燈明亮不說,風一吹還搖晃。
“小梅姐、小菊姐,福滿,你們也是,白日裏忙活就算了,晚上就別再忙活了。”
要不然萬一一家子都成了近視眼可怎麼辦?
見連氏等人都應了下來,賀圓又轉頭把幾張方子遞給小菊:“小菊姐,這幾張都是酒方,開酒樓怎麼能少得了酒?這段日子就麻煩你了,多釀些酒出來。”
陳釀什麼的來不及了。
隻能用葡萄酒之類的撐撐場麵。
小菊接過酒方後,眼睛瞬間亮得發光:“三郎!這是葡萄酒的酒方?你怎麼弄來的?外頭一壇葡萄酒,那可是有價無市啊!”
見連氏等人探尋地看向她,賀圓臉不紅心不跳地瞎編:“僥幸在書中翻到的。”
為了不讓連氏等人再深究,賀圓岔開話:“娘,小梅姐,明日咱們帶著大舅去包鋪裏瞧瞧,也好叫大舅放心。”
若是不叫連大親眼看到她們母女倆過得還挺好,隻怕他總是要掛念她們。
連氏何嚐不明白這個道理,於是應下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