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平誌說道:“追蹤術源於上古時代,從原始人類追蹤野獸的足跡進而獵取到以此果腹的食物以及尋找到走散了的族人甚至於敵人時就開始了。在實踐中不斷地總結經驗,幾千年流傳下來,已是有了一個完整的體係。不過在某些方麵,也還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也就是知道這個準確的結果,而不甚清楚為什麼會有這種結果。所以呢,我要將古代追蹤術結合現代的知識來給你講解。追蹤追蹤,就是要追蹤目標留下的蛛絲馬跡。一個人如何能留下不同的痕跡,就要從人體的結構講起。單純的講足跡,隻能是些表麵的東西。”
“一個正常的人身上有206塊骨頭,互相聯結成骨骼,構成人體的支架。外裹肌肉,內布神經,這就是人體的形態,決定了人體行走的姿勢和重力在足底的傳遞方式。這種由人體多器官、多關節、多杠杆聯合整體的運動姿勢及人體重心的影響,在行走中產生作用力和重力,在足底或鞋底相應的部位上反映出來,形成特定的足跡形態及痕跡特征。這裏麵包含了人體的幾乎所有的信息。所以學習追蹤術,了解人體的骨骼知識是至關重要的。這方麵你日後要著重學習的。”
魯平誌又指了鞋印說道:“也就是說,一個人,無論是赤腳還是穿著鞋襪,受地球引力的作用,肌力和自重重力作用下,足底麵或鞋底與地麵相互磨擦的位移運動,引起動態變化,而形成相應的足跡。我們通過觀察和測量腳印的輕重、步態、步幅、虛邊、壓力、帶土等情況,便可以具體的分析出這個人的性別、職業、身材、習慣、年齡等一係列身體特征。甚至於是時間和來去路線。這些是最基本的知識。”
“是的,從鞋印上可以看出這些的。”李明陽說道。這些技能,他現在經過認真分析,自然可以得出一定的判斷。
魯平誌道:“眼力的不同,還是會產生一定的誤差的。這就需要你對足跡的敏感度到什麼樣的程度了。辨跡追蹤,就是要辨別人在沙土、硬地、草地、水上、礫石地、雪地、河水中、雨天的行走狀態中摸索出規律來。不過,人留下的足跡有時候並不是完整的,因用力方向、角度、重壓或輕壓麵積的不同,時常會造成殘缺、重疊和發生變形,這上麵的信息一亂,從而會擾亂我們正確的判斷。這就考驗的不僅僅是能力和眼力的問題了,並且在判斷上有些東西也是隻可意會,而不能言傳的。”
魯平誌接著道:“有前輩追蹤高手,可單從一個人的腳印上麵不僅可以精確地判別出這個人的身高、體重、胖瘦、男女,甚至於還能判別出具體的容貌和穿了什麼樣的衣服。”
“長得什麼樣和穿了什麼樣的衣服也能看出來?”李明陽聽了,驚訝地道。
“很神奇是罷!”魯平誌說道:“足跡其實是可以告訴我們關於這個人的一切情況。他隻要在地上走過,就能留下他的一切信息。無論這個足跡是他有意還是無意留下來的。學習步法追蹤術,不僅是要觀察足跡,還要多多觀察人是怎麼樣走路的,他留下了什麼樣的足跡。這個世界上沒有人會留下相同的足跡。和指紋一樣,它是某個人所特有的,不可複製的。就如你能判斷出一個人即使穿了不同的鞋子,你也一眼能識別出他來。因為他的步態是不可改變的。至於判斷出穿了什麼樣的衣服和相貌,那是一種在入了道的境界下才能看得到的。”
“古代曾有一種步法占,是一種占卜術,嚴格來說是不歸追蹤術中的。不過這種占卜術也能準確地占算出一個人的很多信息,有時包含了我們從足跡中獲取的信息。這是一種深奧的知識,不在我們的學習範圍,不說也罷。”魯平誌隨又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