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 弄潮兒(2 / 3)

言罷,他也離去。

龍澤所言不虛。

邢州這樣一個尋常府城,出了一個清風書院,出了一個虞夫子,三位先生,四個學生,虞夫子身死,剩下的人無不是風雲人物,攪動天下。

當然,林書鴻恐怕是其中最不顯眼的,自從他當了清風書院的掌院,邢州的事基本上與他清風書院無關了。

劉直升任知府以後,每日忙著和三門互相拉扯,討價還價,想著救助百姓,做出政績,也為一家人積點陰德。

他一向懦弱,收效甚微,監察禦史高霖常常上門,那耿直前輩,每每直言不諱,讓他有些招架不住。

毛雍到上任青山縣知縣,他本出自洪義書院,自然幫著三門說話,官商勾結、魚肉百姓等事無師自通,他老子毛掌櫃還很覺得長臉,一時間有些風光無兩。

孔知東如願調去東州宗府任職,孔知北升任洪仁書院的掌院,孔曉生成了他的得力幫手。

孔曉生自從在沙丘宮幻境中見過吃人之後,仁心善念如警鍾一般時時在耳畔敲響。

每日跟著孔知北做事也有些心不在焉,被孔知北說了幾次,他也不敢頂撞,隻能自己苦悶。

有時對孟子儀吐露心聲,孟子儀也有些感同身受。

上月孟守義從代掌院升任掌院,孟子儀回到邢州之後也成了副掌院。

孟子儀深知家族對自己的重要性,沒了聖人之後的身份,他們什麼也不是。

於是隻能寬慰孔曉生道:“先生讓做什麼咱們就做什麼,等咱們以後執掌書院以後,再慢慢變來。”

孔曉生道:“隻能如此。”

說是如此說,他們知道其中的難處,就算做了夫子,也不見得能做出什麼改變,不過聊以自慰而已。

二人每日還是看著那些平民百姓死去,什麼也做不了。

死人要用到棺材。

最開心的是棺材鋪何掌櫃了。

去年出現屍鬼之疫之後,他一邊日日跪拜鬼王木像,一邊派店中夥計上街或出城,打聽城裏城外那些達官貴人,鄉紳富賈,誰家信鬼王,誰家不信鬼王,誰家喪事常用什麼棺材等等。

如此過後,他為那些不信鬼王的潛在客人,預備好數百口好棺材。

到了今年,果真派上用場。

半年多來,陸陸續續竟然高價賣出去七七八八。

於是他請人鑄了一尊鬼王的金像供奉在家裏,那個木像也不敢扔了,直接藏在招牌後麵,進門出門,必定要抬頭瞻仰。

閉城封道之下,府縣之內,除了官員軍隊和三門修者,就隻有金剛門和太一門能自由行走。

大部分的富人買賣棺材,進行喪葬,多半是找金剛門代為辦理,就連曾與太一門交好的人也去找金剛門。

自從謝廉死了,太一門也就失勢了。

他們雖然出自道門,卻更加依附官府,若沒有官府的靠山,便沒有錢賺,沒有錢賺便不能養活門人弟子和那些地痞流氓。

不過張敬冠不怕,鐵打的衙門流水的官,他相信毛雍也需要他,所以他去找了毛雍。。

毛雍自然懂得一些縱橫捭闔之術,他考慮自己出身一般,勢單力薄,雖然有儒門在背後,可還需有人辦事。

同時朝廷喜歡地方上互相製衡,龍淵給他謀了這個烏紗帽,實際上是犯了忌諱,他在家鄉當官,更應該慎重。

所以張敬冠找來時,他交代張敬冠,讓白水觀出麵,同儒門佛門商議好之後再定。

張敬冠就去找了太虛,太虛先和釋通說好,又一同約見了孔知北和孟守義。

這兩位新上任的書院掌院,自然要給麵子,當然毛雍想到的他們也想到了,這麼做是穩妥的。

所以太一門依附了縣衙,張敬遠上任縣衙捕頭,相當於和朱猛職位對調。

毛雍交代太一門,劉直新上任知府,須給足麵子,來日方長,賺錢不在一時半刻,張敬冠欣然同意,許多活兒就讓給金剛門來做。

朱文武早就坐穩了金剛門掌門的位置,門中事務理順,他也就將大部分精力放在修行上。

他知道風長生和韓鬆還沒有死,並且實力已經遠遠超過自己,日後與他們必有一戰,一定要練成八脈生金,否則必輸無疑。

他將門中許多事務交給石虎處理,其中也包括送棺材,辦喪事等等。

這也方便了石虎,他得以將石頭村的村民好生安葬,也包括死在臥龍崗下的風長生的家人。

幾個月前屍鬼之疫在石頭村爆發,全村老小無一幸免,黃誌當時帶兵駐紮在村中,沒來得及救下活人,還不小心漏掉幾個,感染了別的村莊的村民。

黃誌先帶人趕到黃村,所幸村中無事,他留下一半人在黃村守著,自己帶兵逐村剿滅屍鬼。

後來九龍峽穀戰鬥完畢,陳廣帶兵剿滅屍鬼。

黃誌大感慶幸,除了他們黃村,周邊四五個村子全部遭難。

邢州衛協助九龍峽穀誅妖有功,無人被問責。

也不奇怪,整個雲國四處爆發瘟疫,邢州傷亡不小,和其他州府比起來,也不算多。

不過屍鬼橫行之下,邢州衛出現一些死傷,有些將官也沒能幸免,其中包括幾個副千戶,於是陳廣報請兵部,將黃成、黃誌升至副千戶。

二人大喜過望,趁外差的間隙,回村將此事報給奶奶黃姑。

黃姑卻是一臉悲戚道:“升官沒有錯,大災大難麵前,怎可心中得意,臉上歡喜?”

二人汗顏,認了錯,灰溜溜跑了。

此後盡心做事,隻是見識了三門修者和咱們軍隊的腐敗,心中著實氣憤。

可惜清風書院風光不再,沒有人能稍加約束了。

清風書院中,今日林書鴻還是例行公事,上午為歸見龍,許有光兩名師弟授課,下午陪他們修行練劍。

他承擔起振興師門的重任,心中壓力不小,書院中人才流散,他趁這功夫,加緊培養兩位師弟。

劉人傑讀書和修行也不錯,不過他不喜授課,便擔下之前孟伯的責任,每日打掃院落,處理雜務,剩下就是讀書練劍。

李大嬸也被林書鴻招了回來,此刻正在廚房洗菜,為三人準備午飯。

自從謝廉等人死去葉仲被抓,她心中空落落的,時常走神。

不過她一個村婦,別的做不了,隻能把飯做好。

她相信葉仲一定會沒事的,一定會歸來的,還有風長生和韓鬆也會歸來的。

她看著這些少年們長大,也會看著他們和夫子先生們一樣,成為頂天立地的大丈夫。

和她心思差不多的就是趙白禾。

趙白禾那天被趙白駒送回娘家居住後,每日憂慮,茶飯不思,她想要父親趙乞農為她做主,向萬佛寺索要葉仲。

趙乞農找過藏雲寺,找過洪仁書院和洪義書院,也給孔府、孟府去信,甚至給趙簡飛鴿傳書。

一概無用,大多搪塞敷衍。

趙簡隻一句話:“清風書院之事敏感,毋須再提。”

趙乞農隻能安慰趙白禾:“你丈夫暫時沒有性命之憂,雖然現在救他不得,日後爹爹我必定他回來。”

趙白禾道:“女兒知道了,謝過父親。”

隨後趙白禾每天刻苦練劍,想要自己去救葉仲回來。

她母親白鳳凰是荊州都指揮使白蛟的妹妹,低調賢惠,她自小修習霸王靈,曾將霸王靈傳授給趙白駒,但是不準他顯露。

到今日,白鳳凰見趙白禾又在練劍,便將她喚至屋中,屏退下人,語重心長道:“我知道你思念丈夫,可是憑你一人之力,難以成功,你也要愛惜自己身體。”

趙白禾道:“我不管,若他有個閃失,我就跟那些賊禿驢拚命。”

白鳳凰歎氣道:“你這又是何苦,葉仲他出身泥館,又有狐妖血脈,還是葉氏後人…”

趙白禾打斷道:“娘,你別說了,當初我不認得他,是你們要把我嫁給他,如今他遭了難,你又說這種話,我知道你是為我好,可如果是父親遇到這種事,你又會作何感想?”

白鳳凰聽趙白禾如此說,自知失言。

便下了決心道:“我雖是將門出身,但是不喜歡打打殺殺,霸王靈隻傳了你哥哥,沒有傳你,隻因為你是個女兒家。

如今你有心為了你丈夫赴湯蹈火,但是霸王靈並非一蹴而就,其中艱難更是難以忍受,好在我白家還有一門靈術,乃是你外婆覺醒的靈術,叫做光陰之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