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作戰計劃(1 / 2)

楊莫羅道:“此言甚是,不過,在說行動之前,老夫有有件事要問一下諸位。”

沐恩不說話。

蕭玉郎道:“請說。”

楊莫羅道:“你們就帶來一千人,要對抗衛氏的十萬大軍,是否有些自不量力,雖然我各族各部能出幾萬男丁戰鬥,但是若此事不成,你們撤走,我們族人如何是好?”

鐵百裏道:“楊盟主,你可小看了我墨門,第一我墨門赴火蹈刃,死不旋踵,可以死明誌,你會棄戰而逃,第二,我墨門都是工匠,也都是勇士,以一敵百不在話下,就是沒有你們,我們一千人對上衛氏十萬大軍,也可一戰。”

此話雖然提氣,著實有點托大。

楊莫羅嗬嗬一笑道:“那不如你們墨門獨自出戰好了。”

鐵雲山道:“此事早就說好,二位不要意氣用事,我方人少,卻不弱,且聽蕭先生和沐先生怎麼說。”

楊莫羅哼了一聲,不再言語。

這時蕭玉郎道:“打仗不是兒戲,諸位都是前輩,應當明白輕重,無數大小事務需要考慮,軍餉糧草如何籌措?人員兵馬如何征集?器械兵器如何打造?城中可有細作,官府可有眼線?軍中可有內應?民心如何?敵我態勢如何?等等,這些都分析清楚,才可說行動的事。”

段佑年道:“想必蕭先生和沐先生已經籌劃過了。”

沐恩道:

“我且先說幾項。

滇州雖然部族眾多,然而漢人亦不少,且炎朝二百年,許多已經漢夷不分,你白盟和烏盟雖然部族眾多,人數卻有限。

所以,我們才要用複興炎朝的名義舉事。

長生此來,我們才師出有名。

然而漢人中的官商富賈,地主鄉紳,雖然不似中原和江南那樣勢力龐大,也不容小覷,他們都是依附雲國朝廷和儒道佛三門,必定不會認可炎朝。

好在此地遠離中原,又在衛氏治下,三門沒什麼高手,可用暗殺手段,誅殺其中領頭者。

若有你各部族相熟或者要保之人,須提前說話。

最難辦的還是邊軍。

衛氏自稱有邊軍十萬,其實有三萬人是駐紮在滇州各地的衛所軍,那些軍隊大多是當年我沐家軍的餘部。

他們從將官到士兵,一直被衛氏欺壓,克扣糧餉更是常事,我可去遊說他們。

衛氏本部兵馬隻有七萬人,這七萬人,他衛家嫡係隻有三萬人,其他四萬,是當初從各地衛所抽調,或者後來征的新兵。

也正因為如此,他剛進入滇州時,隻能放縱手下,鎮壓各族,後來時間長了,更加難以約束,也就形成了這樣的頑疾。

我們要取滇州,就要從此處下手。

適逢象國挑釁,衛氏南征,我們可抓這個機會,直取彌城。

隨後向南進發,衛氏必定會東逃嶺南,我方就在滇州和嶺南必經之路上,一舉將其全殲。

我方人員,墨門一千人。

我會遊說兩萬以上衛所軍加入我方。

二位盟主,至少出五萬人。

如此一來,我方有七萬多人。

衛氏在象國一戰之後,應當是損失一到兩成兵力。

七萬對六萬,我方可保證在接戰時,誅殺對方主將。

至於器械車馬兵器等等,墨門已經在加緊打造預備,若有需要,還望二位盟主鼎力相助。

糧草軍餉已經備下,足夠此戰所用,希望城破之時,不要搶掠殺戮平民。

事成之後,免去你部族三年賦稅,且委以土司、土目之職,你部族之地,之民,皆由你們管轄。”

高啟林和楊莫羅互相看看,又看了看段佑年。

隨後楊莫羅道:“我部族勇士雖然勇猛,卻是無甲胄,也無你們霸王靈護體,你們須打頭陣。”

蕭玉郎道:“這個自然。”

楊莫羅無話。

這時段佑年道:“沐先生可沒有考慮嶺南的軍隊,嶺東嶺西加起來,也有十萬人,他們如果來救衛氏,如何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