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 章 三門的對策(1 / 2)

戰後龍澤、衛丹、羅小乙、五名龍衛以及一千麒麟衛入城。

五千軍士清理戰場,剩下兩萬軍士護衛縣城。

除了高炳,其他官員全部去征調船隻,運輸糧草。

進城以後,孔知己將龍澤等人安排在縣衙之內,一千名龍衛在縣衙外麵負責守衛。

沒了船隻,又有衛丹相請,三門修者上百人,全部進了城中書院歇腳。

龍澤受傷很重,已經昏迷。

羅小乙用靈氣進入龍澤的靈海探查,發現龍澤不僅靈氣枯竭,就連靈犀上也滿是裂痕,仿佛一觸即碎。

他還是第一次看到這種情況。

退出內景之後對衛丹說了其中情況。

衛丹大驚道:“這麼說世子危在旦夕。”

羅小乙道:“以普通的功法難以修複,我去請師門的前輩來。”

衛丹道:“你快去,我自在這裏守候。”

羅小乙急忙出了臥房,高炳和孔知己正在院中,急忙上前來詢問世子情況。

羅小乙沒理他們,快步走了。

孔知己問道:“高大人,世子不會有事吧!”

高炳道:“放心吧孔大人,世子沒事,你也回不去中原,世子有事,你也掉不了腦袋。”

孔知己道:“此言差矣,食君之祿,豈能屍位素餐,世子有難,我等自當心懷愧疚,誠心祝禱,說不定能感動上蒼。。。”

“好了好了,你可好好想想自己為何被貶到此處幾十年吧。”

“為官者,應當心懷百姓,造福一方,豈能計較升遷還是貶謫。”

“…”

豐都書院內,三門眾人正在內堂飲茶說話。

在座有孔知白、孔元恪、孟守黑、孟汝方、釋心和尚、不空和尚、沈太白、八風道長。

另外多了一位就是豐都書院掌院程柯,此人雖然不是孔府和孟府子弟,然而年紀不小,輩分極高,孔元恪和孟汝方稱他為師弟。

三門所謂的參天閣、契命軒、輪回洞、仙人台,乃是專門用來參悟長生之道。

其中人物要麼是德高望重之輩,要麼是嫡傳弟子中的翹楚。

除非是關乎門庭生死的大事,否則他們極少在江湖上露麵。

這次是為了開啟神珠的大事,且宗府總教的門主全部戰死,所以才派出一人來到豐都。

有一點反常的事,三門這次選的代門主都與以往門主不同。

以往任職的門主多是修為高深又擅長俗事之人,對內鎮得住門人弟子,對外謀求本門利益,其中蠅營狗苟、爾虞我詐更是信手拈來。

而這次選的代門主實在與之相去甚遠。

沈太白醉心造園,對其他一切滿不在乎。

釋心和尚也是精通佛法,無欲無求。

孔知白和孟守黑更加難得,乃是孔孟二府子弟中修為高深又沒有惡行惡習的奇葩。

他們在同輩人中算是年輕,孔知白不過二十七八歲,孟守黑不過二十五六歲,二人名字,便是取自《道德經》中的“知其白,守其黒,為天下式。”

三門選了這些人,用意頗深。

若此次真的開啟神珠,則大道複興,仙人降世。

門主人選,自然要用沒有汙穢之人。

三門雖然墮落不堪,惡貫滿盈,卻還是相信因果報應,天不可欺。

由此可見,作惡之人深知善惡之分。

眾人飲茶過後,孔元恪率先開口道:“朝廷藏匿了九尾白狐,這次又來阻止我等來奪祖靈石像,諸位怎麼看?”

眾人都不答話。

等了片刻,八風道長道:“九尾白狐之力還沒有著落,就著急來奪石像,我道門之前就提醒諸位,一切為時尚早,等待靈犀收上來之後,助狐王驚雪或者葉仲小兒生出九尾,再來取這石像不遲。”

白天鬼城門口一戰,道門逃跑,傷亡最小,佛門倒是沒說什麼,儒門當時就說了幾句不滿的話。

道門也很有理,說孔知己身為知縣,有豐都衛五千將士在側,也沒有帶人去救。

兩家如此爭執幾句,後來便罷了。

此時八風道長說出這話,儒門便覺得刺耳,好在他們修養不錯,沒有發作。

隻聽孟汝方道:“靈犀自有他用,八風道長何必裝糊塗,當然,若不用靈犀,隻靠他們修行生出九尾,不知要多少年,倘若有了祖靈石像,立刻就能讓他生出,事已至此,我們幹脆直接上山索要,若巫氏給了,一切就罷了,若是不給,再動手不遲。”

不空和尚道:“那世子那邊如何交代?”

孔元恪道:“龍澤小兒倒不怎麼要緊,隻是那兩萬多渝州軍隊十分難辦,又有衛丹在側,我等不能與其硬來,此時龍澤受傷,不如八風道長與龍澤商議一下,讓他別管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