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以前,還沒有人來過,這裏應該是沒有名字的。
也許鳥獸蟲魚給它取了名字,叫這裏食圃?菜園?家?不管有或沒有,不管是什麼,總之與人無關。
後來敕勒人的祖先來到這裏,見到水裏抓不盡的魚,林中獵不完的獸。快樂的神情洋溢在每個人臉上,那天的狩獵成了狂歡。
第一個夜晚,人們吃飽喝足沉沉睡去,族中一個女人夢見了天神,天神說,你是我選中的人,我將賜神力於你,庇佑你族人平安。
女人足足睡了三天,醒來時就跳起了舞,嘴裏念著咒語,這時圍觀的族人,受傷的傷口愈合,生病的痛苦消失,孩童不再哭鬧,老人恢複了健壯,人們跪地叩拜天神,於是敕勒人有了薩滿。
從此,敕勒人在此漁獵,安家,繁衍生息。他們不再離開,也許是離不開這裏的美麗富饒,也許是離不開這裏的神。
有了人,山川湖海也就有了名字。
敕勒人叫這裏神湖,後來東方的肅慎人來到神湖北部,他們叫這裏貝海兒湖,南方的漢人曾先後叫這裏北海、柏海、小海、菊海、於尼陂等。
也許是漢人的朝代太多,一個朝代一個名字,或是漢人取名字,本就和他們的文字一樣複雜。
敕勒人毫不吝嗇虔誠,薩滿也兢兢業業地布施神力。天神庇佑,族人勤勞勇敢,如此過了很久很久,敕勒人漸漸富足強大,他們不再安於漁獵,也遊牧於草原。
戰爭在東方、南方不斷爆發,卻沒有異族大肆染指這裏。直到匈奴人來了,那些野蠻的草原人喜歡殺戮和搶掠,也許他們看敕勒人,就像敕勒人看湖中魚和林中獸。
人們找到薩滿,問她神在哪裏。薩滿說,我感受不到神,上代薩滿也感受不到神,上上代薩滿也感受不到神,已經有十幾代薩滿感受不到神了。
人們又問,那你為什麼還要跳舞,還能治病。薩滿說我感受不到天神,卻能感受到地上的萬物之靈。
人們說,那你就請萬物之靈出來把匈奴人趕走吧!薩滿又敲著神鼓,跳起了舞。施法完成,薩滿說,靈說要靠我們自己,但可以求助南方的漢人。
於是兩百年間,敕勒人時而向匈奴臣服,時而和漢人一起與匈奴作戰。
終於,匈奴人走了。
可是沒多久又有別的人來了。
敕勒人明白,他們能趕走匈奴,卻趕不走殺戮和掠奪。神已經不在這裏了。
後來敕勒人有的主動離開,有的被強製遷徙。沒有神庇佑,他們隻能更加勇敢凶悍,他們在草原、中原征戰,甚至幾次建立了國家。他們與草原人、中原人、林中人、西域人逐漸融合,不分彼此。
無論哪個地方,有人出生就有人死亡,有人留下也有人離開。不管留下的或是離開的,敕勒人早已忘了祖先的模樣,也忘了神的模樣。
北境永無寧日,人和牲畜都成了首領們征戰的工具。草原人、中原人、林中人先後來過這裏,神湖幾經易手,最後又回到敕勒人手裏。
最虔誠的敕勒人一直生活在這裏,等待著下次的征服與被征服。直到兩百年前的一天,一顆流星墜落於神湖。
留守神湖的敕勒部薩滿,在那個晚上夢到了鹿神。鹿神說,天神降神物於人間,庇佑天地一切生靈。
後來敕勒人在流星墜落處,撿到了一顆神珠,從此敕勒部有人覺醒了鹿靈之力,可以化身為鹿靈,施展神力。
神又出現了,敕勒人開始回歸北海,後來就有了鹿國。因為有了靈化之力,再也沒有人敢侵犯鹿國,敕勒人又像祖先一樣生活。
草原人、中原人、林中人、西域人,都想要神力。各國先後派使者來,請求看一看神珠。
敕勒人想到鹿神說的話,庇佑天地一切生靈,就同意了他們的請求。
在某個清朗春日,眾國首領、巫師、修者,齊聚鹿國,敕勒薩滿將神珠捧了出來,眾人一起瞻仰,都能感受其中靈氣充盈,卻看不出有什麼異常。於是各國巫師、修者一起釋放靈力,想要解開這神珠的秘密。
神珠在靈力的刺激下,出現五彩流光,在場眾人,隻看到那神珠中,似有文字畫麵,記述了上古時代,萬物生靈成神的事跡,卻沒看到詳細內容,也沒有領悟到更多。中原人稱之為三皇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