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了萬俟烏的話,蕭玉郎等人麵色難看。
蕭玉郎道:“有約在先,前輩可沒有說要以人換珠。”
萬俟烏道:“兩日後便是你我約定之期,你們在這裏困到現在,兩日能趕到哀望山嗎?這豈不是失約在先?我特意禦雕靈來看,你們今日所作所為,實在淺薄不善,這東西應當給那生而神明之人,給你們也如同人參喂了狼犬,倒是這少年天資聰穎,是個不錯的祭品,所以我才肯和你交換。”
聽到要用石長生做祭品,四人感到一陣不忿。
鐵雲山怒道:“世人都道北境狄人野蠻不化,今日所見方知所言非虛。活人當祭品,當真是妖邪愚昧,莫說這一個破珠子,就是你北境草原的王,你薩滿巫師的神,咱們也不換。”
鐵百裏道:“不錯,咱們不換。要換,得試試能不能過老鐵我這一關。”
蕭玉郎道:“前輩說笑了,四海八荒,諸邦列國,無論祭天、祭祖、祭神,幾百年來都沒有用活人作祭了,想來你北海敕勒部雖然去中國甚遠,也不至於如此殘忍,隻是不知前輩要我這學生做什麼。”
萬俟烏道:“我若偏要用他祭神呢?”
蕭玉郎道:“那便沒有商量。”
萬俟烏道:“莫要惺惺作態了,蕭玉郎,你既然不願意換,為何就肯帶他來?鐵百裏,你身為墨者,為何又遮遮掩掩,去跟儒門帶話的,豈不就是你?鐵雲山,你又為何假裝不知情?儒門假仁,墨門假義,這神珠內藏的三皇經被你們中原修者奉為無上至寶,你們就不心動嗎?”
三人聞言顧不得計較萬俟烏的譏諷,隻驚歎於這珠子裏果然就是傳說中的三皇經。
傳說兩百年前,北境得了此神珠,開啟之後天地靈氣大盛,許多人受惠修為突飛猛進,並領悟各種奇技,後來三十多年前又開啟一次,有修者見到神珠內藏一本經書,名曰三皇經,三皇經記載上古諸神事,有肉身成神的法門。
後來神珠流入中原,在江湖引起腥風血雨,許多人因之而死,卻不知其本來麵目。
有流言說十六年前,伏魔將軍龍烈與三萬烈山軍覆滅於大漠,神珠不知所蹤,如此看來,竟是流落到北海,被這薩滿巫師得了去。
蕭玉郎亦不曾見過,夫子隻告訴他所取之物為北海神珠,乃是一顆流光寶珠,卻不知這裏麵如何放下一本經書。蕭玉郎試探道:“不知前輩和那龍烈有什麼淵源?”
萬俟烏道:“本來也沒有什麼淵源,隻不過當年有人把他帶來北海,請我救他一命。”
蕭玉郎道:“如此說來,是你救了他,他又把神珠贈予了你。”
萬俟烏道:“我既沒有救他,他也沒有把神珠贈予我。”
蕭玉郎道:“那為何這神珠會在你手上?”
萬俟烏道:“這神珠原是我敕勒部之物,在我手上有何稀奇。”
蕭玉郎道:“日月乾坤,天下共有,風霜雨露,世人共享。神物本不是誰的,若是龍烈送還,也沒什麼不好承認。”
萬俟烏道:“隻因給我這神珠的不是龍烈,而是送龍烈來的那個人。”
蕭玉郎道:“噢?那個人又是誰?”
萬俟烏道:“墨門钜子,項問之。”
“什麼?”鐵百裏驚呼道,“當年钜子去漠北之北,就是送叛賊龍烈去你那裏?”
萬俟烏道:“叛賊?三十二年前,中原炎國大亂,漠北狄國、西域昌國趁機大舉襲邊,炎國雲州將龍霸、幽州將葉闖、涼州將薛桓相約起兵入京,後來炎國皇室幾乎全被誅殺,龍霸稱帝,國號為雲,葉闖封鎮北王、薛桓封鎮西王,請問,這三位算不算叛賊?”
眾人不言。
萬俟烏道:“十六年前,雲國太子被謀害,次月皇帝龍霸崩,天正帝即位,三年後天正帝崩,仁王起,太平帝即位,太平帝為表龍璧輔佐之功,命人將八角宮燈全部換為圓形宮燈,是為易燈之變,請問,這些人算不算叛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