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六。
宜:成親 出行 動土 祈福 安床 祭祀 掘井 破土 遷墳 求子
似有默契,雲國上下都沉浸在喜慶之中。
上到王公貴族,下到平民百姓,無數對新人的親事定在今日。
大概是因為皇家的親事選在今日,所以百姓們有樣學樣,朝月公主出嫁時已經有過一次,這是第二次,一下子有兩位世子、兩位公主成親,應當是幾年一遇的好日子。
百姓們不知道的是,達官貴人們預見了明年的災禍,急於讓成年的子弟留個後人。
達官貴人們不會告知百姓真相,隻會營造歌舞升平的表象,堅持歌功頌德的說辭,好讓百姓們安心種田經營,交糧納稅。
他們也預見了百姓們隻會有樣學樣,於是明年災禍到來時,不僅達官貴人的許多嬰兒出生,平民百姓的許多嬰兒也會出生。
於是災禍到來時雖然有許多人死去,但是人口已有儲備。
田地不會荒蕪太久,隻需十幾年,又是一個盛世。
同樣是成親,京城裏的華麗場麵百年一遇,東州孔府、孟府猶有過之,邢州城裏也是一片熱鬧,不下一百個少年今夜洞房花燭。
就連青山縣知縣劉直也給兒子辦了喜事,劉人傑瘋了兩個月後,變得癡癡傻傻,雖然還是神誌不清,到底安靜了許多。
劉直便托媒婆尋找合適的人家結親,知縣老爺的糟心兒子城裏已經人盡皆知,即便有人貪圖富貴想將女兒嫁給傻子,也怕受人指指點點。
並且,劉直夫婦自從兒子瘋了便洗心革麵,重新做人,提前交代媒婆不得欺騙女方,一切如實告知。
結果自然是沒結果。
無奈尋到了鄉下,終於找到一個落魄秀才,表示願意將女兒嫁給劉人傑。
媒婆回來說了,女方一家本分規矩,那女孩知書達禮,模樣周正,劉直夫婦看對方雖然不是什麼富貴人家,好歹閨女識字,於是便同意了。
如此一來,劉人傑便也在今日成親。
謝仲本來屬於這場狂歡裏的漏網之魚。
一家三口之前鬧得太不愉快,所以家裏和他自己都沒有準備這事,不過倒是有媒婆踏破門檻。
謝廉本來沒心情張羅這個,畢竟兒子都不一定認他這個爹了,直到嘉禾書院趙家找到他,說有意和他家結親。
謝廉知道,一定是因為顏樞留京任職的消息傳遍天下,朝廷風向如此明顯,所有人都已看出來,太平帝這是要提拔泥黨,謝廉便是虞夫子的親信,當年也做過一部尚書。
而趙家素來家學淵源,家風剛正,族中出了不少高官,京城承天府尹趙簡就是嘉禾書院掌院趙乞農的胞弟,趙家並不怎麼看孔、孟二府的臉色。
趙乞農育有一兒一女,兒子便是趙白駒,女兒名叫趙白禾,年芳十五,是府縣出了名的才貌雙全。
謝廉心動,不過並沒有說定,隻說等兒子回來再說。
謝仲昨日回到家時,見到謝廉和春桃的消瘦模樣,心中很是難受。
想到謝廉還幫了林書鴻的丈人家,說明還是認他這個兒子的,多年來的養育之恩如何能說斷就斷,謝仲向謝廉和春桃跪下認錯,於是一家三口終於和好。
謝廉隨即說了與趙家結親的事,謝仲聽了並不情願。
謝廉便道:“春椒的事,你姨娘也跟我說了,我當時應該答應讓你將她接回家,哪怕以個丫鬟的身份養著,也不至於讓她丟了性命,如今說什麼也晚了,我會出錢給她修一座墳,以慰她的在天之靈,你成親無礙於同她的那份情,若她泉下有知,也會希望你有個家室,有個後人,就當是為了我和你姨娘,若你成家,我們再也不約束你,隻是有了孩子交給我們看顧撫養就好。”
謝廉一番言語著實誠懇,謝仲聽了不再猶豫,表示願意成親。
謝廉當即派人帶著聘禮過去南和縣提親,趙乞農接了聘禮,其他章程禮儀一日進行完。
於是今日謝仲便也成了成親大軍中的一員。
舉國歡慶,也不見得家家歡喜。
石長生在林中醒來時天已經亮了,全村人早就開始尋找新郎和新娘。
有人說,他們不會是私奔了吧。
有人說楊蓮花也不見了,私奔還帶著丈母娘,實在有些蹊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