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相國寺第一日(1 / 2)

古時文人士大夫以男女之情比喻君臣之情,大概是從《詩經》《周易》開始,也許古經與古歌中不曾有,不過至少在孔子及其門人整理傳授之時,已經被賦予這這種意義。

太平帝與虞夫子正是如此,相互依靠又相互猜忌,愛之深恨之切。

蕭玉郎對此心知肚明,所以他接到李無疾的請求,或說代為傳達太平帝的意思,沒有請示虞夫子,便立即帶著龍澤著手調查。

經過審訊,以及和九命的交談,蕭玉郎已經確定,太平帝讓他查案不是為了查案,也不是什麼障眼法,隻是看看虞夫子師生的態度,是不是還對他忠心,關心。

蕭玉郎這才覺出虞夫子明智,他們選擇住在王府,已經表明了態度,畢竟皇宮之外,與太平帝最親近的便是嚴親王。

當夜回到嚴親王府後,嚴親王龍璧正與虞夫子、顏樞喝茶,蕭玉郎見禮過後,一同坐了一會,四人散去,蕭玉郎回到客房,才向虞夫子道明一切。

虞夫子隻說了一句:“知道了。”

住在王府,有些話不能說,當然也沒必要說,因為他們離開邢州之前,早已經將一切議定,包括所有變數和應對之策。

虞夫子最後說了一句:“明日樞兒同我去相國寺,你就幫忙照料兩位世子吧。”

這相當於放了蕭玉郎的假,世子龍淵暫代大元帥一職,每日要在王府處理公務,如同坐堂辦差沒空出門,龍澤世子每日遊手好閑吃喝玩樂,正對蕭玉郎脾氣。

當夜無事。

次日一早嚴親王去往皇宮,李無疾駐紮相國寺,皇宮裏的三千龍衛負責護送太平帝出城,他既要以宗親身份陪同,又要充當統領之職。

虞夫子便與顏樞則直接出門去往相國寺等候禦駕,二人出門時蕭玉郎還沒起床,龍淵卻早早出來相送。

龍淵早就安排好轎子,拜別龍淵,二人上轎,出城西行,走了半個時辰便到了相國寺,幾人已經等在門口,有:

孔府夫子孔先聞。

孟府夫子孟上卿。

道門羽尊九霄真人。

佛門蓮尊鑒真菩薩。

相國寺住持鑒空菩薩。

淨衣司統領李無疾。

眾人見禮寒暄,而後不再多言,隻耐心等待。

又等了半個時辰,黃日升起,漸漸炎熱,才見三千龍衛護衛著玉輦華蓋,緩緩而來。

到了近前,大太監馮真伺候太平帝下車,嚴親王龍璧,內閣首輔李道懸,內閣次輔孟上賓,內閣群輔孔先覺,敬立左右。

眾人跪拜,口呼萬歲。

太平帝賜眾人平身,到寺內說話,於是在前麵先行,眾人跟在後麵。

到了明堂,早有重兵把守,馮真扶著太平帝入內,眾人跟隨,隻有李無疾關上明堂大門,持劍守在門口。

明堂乃相國寺為參天大契單獨所建,巍峨高大,旁邊空無一物,堂上有一金座,堂下有十個木座。

太平帝坐在金座之上,大太監馮真侍立一旁,左側龍璧、虞達、李道懸、孟上賓、孔先覺,右側孔先聞、孟上卿、九霄真人、鑒真菩薩、鑒空菩薩。

眾人落座,太平帝開口道:“眾卿多年不見,可還安好。”

眾人都受朝廷冊封,是以太平帝稱眾人為卿。

眾人都道:“謝陛下關心。”

太平帝道:“我大雲立國三十一年,天災人禍不斷,是以今日朕禦駕親臨,與眾卿共商大計,還望眾卿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眾人都道:“遵旨。”

而後太平帝道:“李愛卿,你先來說吧。”

李道懸道:“臣遵旨。”

而後看了看在場諸位,李道懸道:“明年又到十六年之期,今年已經開始幹旱,幸有皇上素服齋戒,禱告天地,這才天降甘霖,然而到如今又近一月,不見有雨,想來是百官失德,萬門無恤,如那東州按察使呂嘉之流,邢州官商鄉紳之輩,大道不行,人間失德,都是此類所致,諸位或為朝廷大員,或為一門之長,萬望盡職盡責,以求上天垂憐,此乃百姓之福。”

眾人聽了,知道皇帝陛下是在敲打孔孟二府,隻道了一聲:“遵旨。”

而後旁人都不言語,隻看著孔先聞與孟上卿。

孔先聞道:“我等定當嚴格約束門人,不負陛下之命。”